
作者:彭秀坤
页数:235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2054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五章,主要包括:信用评级机构的历史发展轨迹与机制、信用评级机构信誉机制的失灵、国际社会评级机构规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信用评级机构规制改革的比较分析、我国评级机构规制及其改革的制度建构。
作者简介
彭秀坤,满族,1978年生,苏州大学法学博士,西北大学法学院讲师,兼任陕西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理事。主持包括教育部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合著出版著作及教材三部,两次获得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奖励。在国际证券监管、信用评级、金融风险与危机防范等法律领域取得了独到的研究成果。
本书特色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 国际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规制及其改革研究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01作者:彭秀坤 译者:开本: 16开定价: 36.00 页数:235 印次: 1 ISBN号:9787516205440商品类型:图书版次: 1
目录
第一章 信用评级机构的历史发展轨迹与机制
第一节 信用评级机构概述
一、信用评级含义的界定
二、评级机构的法律特性
三、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第二节 评级机构自律发展的传统路径
一、评级机构历史上缺乏规制
二、评级机构自律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信誉机制与自律的关系辨析
一、信誉机制的基本内涵
二、信誉机制的功能
三、评级机构自律与信誉机制的关系
四、信誉机制的有效性与不足
第二章 信用评级机构信誉机制的失灵
第一节 金融危机验证信誉机制的失灵
一、关于结构性金融产品的信用评级
二、不当评级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表现及危害
三、金融危机中信誉机制失灵的表现
第二节 信誉机制失灵的内部原因
一、利益冲突的严重影响
二、评级体系存在缺陷
三、内控机制不健全
四、信息披露过于粗劣
第三节 信誉机制失灵的外部原因
一、全球金融体系对信用评级的高度依赖
二、监管体系对评级机构有效制约的缺失
三、世界信用评级市场竞争受限
四、评级机构缺乏严格法律责任的约束
第三章 国际社会评级机构规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美国评级机构规制改革的相关法律及规章
一、危机前美国缺乏对评级机构的有效规制
二、危机后SEC紧急出台的修改议案
三、《多德法案》后美国评级机构改革的新发展
第二节 欧盟评级机构改革及《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指令》
一、对非欧盟的评级机构建立签署和认证程序
二、公司治理和利益冲突
三、信用评级的方法和质量
四、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五、结构金融工具评级
第三节 国际社会其他成员的评级机构规制改革
一、国际证监会的评级机构改革丁作与成果
二、日本、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关于评级机构改革的新方案
第四章 信用评级机构规制改革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我国评级机构规制及其改革的制度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