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长方形的认识与周长教学研究

封面

作者:谢莹

页数:276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41820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你见过对一节课这样研究的吗——
  梳理大中小学的相关知识
  查阅百年来国内外课标(大纲)
  比较国内外多个版本教材
  综述主要杂志的研究成果
  给出多个不同的教学设计
  形成系列的校本教研方案
  呈现作者读者的互动对话
  汇成十几万字的学术专著
  本书将让你见到上面所有“样子”,减轻你备课上课研究课的工作负担!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
  朱乐平,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研究员。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研制组核心成员,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浙江省(也是杭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杭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小学数学工作室首席导师,杭州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本书作者——
  杨晓翊,小学高级教师,杭州市秋涛路小学数学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优秀教师。
  谢莹 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数学教师,浙江省“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实践导师,杭州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教改之星。近4年来,20余篇文章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主动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20余节,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独立承担3项市级课题研究和1项区级课题研究。

本书特色

  书稿紧紧围绕小学数学中“长方形的认识”与“长方形的周长”这两课,从上位数学知识(解决一桶水的问题)、课标(从最高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这节课的定位)、教材比较(教学的蓝本,需要认真研读)、学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教学前的准备)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深度、系统研究,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实现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重、难点课的有效教学,并启发其进一步思考教学,为其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蓝本和思路。书稿适合教师阅读和培训。

目录

上篇长方形认识的教学研究

 1上位数学知识研究

  1.1上位数学知识解读   

   长方形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正方形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怎样的关系?  

  1.2对定义的解读 

   什么是四边形?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关系是怎样的? 

   长方形四个角的大小是否相等?  

   长方形为何也被称为矩形?  

  1.3长方形的性质 

  1.4长方形的判定

  1.5长方形的长和宽是怎样规定的?  

  1.6上位数学知识对教学的启示

 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

  2.1国内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长方形认识的教学要求  

   小学生何时开始认识长方形?

   19491966年的教学大纲如何要求? .  

   19762000年的教学大纲有变化吗?

   2001年的课程标准有哪些新的要求? .  

   2011年的课程标准是怎样要求的?.

  2.2国内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2.3国外部分国家对长方形认识的教学要求 

   美国有怎样的要求? 

   德国有怎样的要求?  

   日本有怎样的要求? 

   英国有怎样的要求? 

   俄罗斯有怎样的要求?

 3教材比较研究

  3.1教材比较的维度选择  

   选取哪些教材进行比较?  

   教材安排在哪一个年级进行教学?  

   教材中该内容前后分别是什么?  

   教材以什么为课题设置章节? 

   教材编写的素材有哪些? 

   教材内容以什么方式呈现? 

   教材内容以什么方式引入? 

   教材是如何进行操作探究的?  

   分类的思想方法是怎样形成的?  

   教材对定义用什么形式表达?  

   教材是怎样处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的? 

  3.2教材比较对教学的启示  

 4教学设计研究

  4.1教学目标设定的差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表述的? 

   2001年以来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表述的? 

  4.2教学过程的不同设计  

   引入采用了哪些方式? 

   如何教学长方形的特征?  

   教学安排了哪些练习?  

  4.3教学设计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教学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教学要蕴含自主探究的方法  

   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5课堂观察与评价研究

  5.1课堂观察的目的与维度  

   观察的目的是什么?  

   选择哪些维度观察?  

  5.2观察维度的具体分析与评价  

   课前了解执教者的哪些情况? 

   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如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  

   如何分析课堂教学时间? 

   如何分析师生的问答情况?  

   如何对听课老师进行调研分析?  

  5.3课堂观察与评价对教学的启示  

   正方形可以看作长方形吗? 

   桌面是长方形吗?

   教学时,选择怎样的实物来演示长方形比较合适? 

   教学中为什么要选择点子图画长方形?  

   如何运用形文配合呈现方式来进行教学? 

 6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6.1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活动四  

  6.2教师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分析  

   为何教材一定出现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如何掌控点面问题,更好地设计自主探究环节?  

   在与学生访谈时,应注意什么? 

  6.3组织校本教研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提供阅读材料,让每个人都“看”起来  

   留出时间思考,让每个人都“动”起来 

   问题多层设计,让每个人都“说”起来  

   教研时间怎样分配较为适宜? 

下篇长方形周长的教学研究

 1上位数学知识研究

  1.1上位数学知识解读  

   长方形的周长属于哪个几何学领域?  

   周长的概念是什么?  

   长方形周长的概念是什么? 

   长方形周长和度量的关系是什么? 

   现行教材如何给出长方形周长概念?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如何区分周长和面积概念?

   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是什么? /

  1.2上位数学知识对教学的启示  

   周长概念的上位数学知识给教学带来哪些启示? 

   长方形周长概念的上位数学知识给教学带来哪些启示?

   周长公式推导过程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

  2.1国内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演变  

   回顾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求  

   剖析课程标准导向 

  2.2国内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内容演变彰显的意义 

   施教年级为二、三年级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原因  

   只学会周长公式计算不能满足需要的原因  

   进行小组交流的作用  

  2.3国外部分国家对长方形周长的教学要求  

   日本有怎样的要求?  

   美国有怎样的要求? 

   俄罗斯有怎样的要求?  

   芬兰有怎样的要求?  

   德国有怎样的要求?  

 3教材比较研究

  3.1  2000年以前教材的编写 

   新中国成立前教材的编写是怎样的? 

   第一次教材改革时期(19501960年)教材的编写是怎样的?

   第二次教材改革时期(19611976年)教材的编写是怎样的? 

   第三次教材改革时期(19781985年)教材的编写是怎样的?

   第四次教材改革时期(19862000年)教材的编写是怎样的?  

  3.2  2000年以后教材的编写  

   为什么用apos理论进行教材分析? 

   apos的具体理论结构是怎样的?  

   活动阶段的编排是怎样的?  

   过程阶段的编排是怎样的? 

   对象阶段的编排是怎样的?  

   图式阶段的编排是怎样的? 

 4教学设计研究

  4.1教学目标设计综述 

   教学目标分类学对教学设计有什么影响? 

   与实验稿课标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表述方式是什么? 

   2001年以前的教学目标如何表述? 

   2001年以后的教学目标如何表述? 

   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制定教学目标开始吗? 

  4.2教学过程设计综述  

   如何用概念形成模式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如何用概念同化模式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来自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的其他声音  

   如何用问题引申模式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对“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混淆怎么处理? 

  4.3教学设计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5学情研究

  5.1学生学习起点分析 

   如何根据教材逻辑结构进行学习起点分析?  

   如何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进行学习起点分析?  

   如何根据前测确定教学起点?  

  5.2如何进行目标达成分析? 

   如何进行多水平任务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如何进行后测与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1根据实验稿课标编写的“长方形的认识”教材图片 

 2根据实验稿课标编写的“长方形的周长”教材图片 

 3“长方形的认识”前测与后测试卷 

 4“长方形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5“长方形的认识”两篇教学设计对比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长方形的认识与周长教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74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