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奚胜艳主编 著
页数:392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32909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药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福建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本书最大特色之处在于配齐常用中药基源、饮片或药材彩图采用图文并茂形式出版,配齐了常用570余味中药的植物图、药材图、饮片图等,将性味、功效、临床应用、药物比较等核心内容呈现出来,配齐了每一味中药的拼音、中文名、英文名、药学名及拉丁,极大方便中医、针灸等专业本科生学习中药。近几年国家逐渐重视中医药的发展,重视中医中药走出国门,世界其他国家学习中医者越来越多,出版本书有利于中药知识的学习和传播。
作者简介
主编奚胜艳副教授,200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专业,师从中药名师高学敏教授,任职于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担任中药学、方剂学、Chinese Materia Medica、中医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中医内科临床门诊、科研工作至今。2012年8月起任副教授,主编《Essentials for Clinical Practic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临证切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30万字)2017年入选“中央宣部外宣出版物项目”采购900册,2018年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主编《Essential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Medical Formulas》(方药学精要,1020页,203万字)由世界著名出版商Elsevier在美国出版,另外编著1部、副主编4部,参编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英文版《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著作多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目录
总论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二、中药学的发展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一、中药的产地二、中药的采集三、中药的贮藏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一、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二、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三、干燥药材,利于贮藏四、矫味、矫臭,便于服用总论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二、中药学的发展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一、中药的产地二、中药的采集三、中药的贮藏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一、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二、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三、干燥药材,利于贮藏四、矫味、矫臭,便于服用五、降低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六、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七、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八、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方法一、修治二、水制三、火制四、水火共制五、其他制法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第一节 四气一、四气的概念及起源二、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三、四气确定的依据四、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五、四气的临床意义第二节 五味一、五味的含义及起源二、五味的作用第三节 升降浮沉一、升降浮沉的概念二、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三、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第四节 归经一、归经的概念二、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三、归经的临床应用第五节 毒性一、毒性与“毒药”的概念二、中药毒性分级三、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四、中药中毒的常见临床表现五、中药中毒产生的主要原因六、掌握中药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一、中药配伍的概念及目的二、中药七情三、配伍的临床指导意义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一、配伍禁忌二、证候用药禁忌三、妊娠用药禁忌四、服药饮食禁忌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各论拼音索引笔画索引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药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2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