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钱理群
页数:182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309626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歌德谈话录》是歌德的助手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的言论和活动的集子,很多人自然地把它当做歌德的传记来阅读。 《歌德谈话录》共分三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于1836年出版,第三部分于1848年出版。19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德国历史上的革命年代,由于歌德对革命采取怀疑和疏远的态度,他就成了民主激进派攻击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爱克曼这本记述歌德谈话的书就理所当然地受到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冷遇。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德国的政治形势起了变化,歌德越来越受到公众重视。特别是1871年德国统一以后,歌德更成为“奥林匹斯神”。记载这个“圣人”谈话的书也就成了“圣书”。
作者简介
歌德(1749~1832),德国著名剧作家、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歌德一生著作颇丰,作品中充满了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小说、文艺理论、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德国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和《普罗米修斯》等。
相关资料
如果人们把歌德的作品尤其是歌德和爱克曼的谈话录,这本迄今为止最好的德语书排除在外,德语的散文作品中还有什么东西值得人们一读再读呢?
——【德】尼采
只要歌德活着,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仃,不是一贫如洗的,尽管它虚弱、破碎,它的精神却是伟大的,丰富的,坚强的。
——【德】谢林
本书特色
《歌德谈话录》记录了歌德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动。《谈话录》是研究歌德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文艺方面,它记录了歌德晚年的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谈话录》时期正是歌德最大的剧作《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时期,歌德自己多次谈过他关于这部剧本苦心经营的情况,对于理解这部剧本本身乃至一般文艺创作问题都是富于启发性的。
目录
1823年6月10日(初次会见)(精读)
1823年10月29日(论艺术难关在掌握个别具体事物及其特征)(精读)
1823年11月3日(关于歌德的游记:论题材对文艺的重要性)(精读)
1824年
1824年1月2日(莎士比亚的伟大,《维特》与时代无关)(精读)
1824年2月24日(学习应从实践出发,古今宝石雕刻?对比)(精读)
1824年2月25日(诗的形式可能影响内容,歌德的政治观点)
1824年2月28日(艺术家应认真研究对象,不应贪图报酬临时草草应差)(精读)
1824年3月30日(体裁不同的戏剧应在不同的舞台上演,思想深度的重要性)(精读)
1824年4月14日(德国爱好哲学思辨的诗人往往艰深晦涩·歌德的四类反对者,歌德和席勒的对比)(精读)
1824年5月2日(谈社交、绘画、宗教与诗,歌德的黄昏思想)(精读)
1824年11月24日(古希腊罗马史,德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对比)(精读)
1825年
1825年1月10日(谈学习外语)(精读)
节选
《歌德谈话录(分级阅读版)》是歌德的助手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的言论和活动的集子,很多人自然地把它当做歌德的传记来阅读。《歌德谈话录(分级阅读版)》共分三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于1836年出版,第三部分于1848年出版。19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是德国历史上的革命年代,由于歌德对革命采取怀疑和疏远的态度,他就成了民主激进派攻击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爱克曼这本记述歌德谈话的书就理所当然地受到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冷遇。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德国的政治形势起了变化,歌德越来越受到公众重视。特别是1871年德国统一以后,歌德更成为“奥林匹斯神 ”。记载这个“圣人”谈话的书也就成了“圣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