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德)爱克曼辑录
页数:154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8024383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歌德谈话录》辑录了歌德在1823—1832年间的谈话内容及生活情况。在这些谈话内容中,包含了歌德对青年人的忠告、歌德的艺术理念、对革命的看法以及对一些文学家和诗人的点评,体现出了歌德对青年人的关爱、对文学艺术的见解及歌德的政治观点。从《歌德谈话录》这些谈话中,不难看出歌德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伟大的思想与人性的光辉。
作者简介
爱克曼(1792—1854年),德国19世纪著名诗人、散文家,歌德晚年最重要的助手和挚友。出生于德国汉堡附近的农村,家境贫寒,曾在当地法院里做些文字抄写和记录工作,以维持生计。后来,他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歌德成为他崇拜的偶像。1823年,歌德在魏玛接见了他,并建议他留在魏玛工作。从此,爱克曼就留在歌德身边工作,编辑由歌德亲自审订的《歌德文集》,并直接参与了歌德晚年的全部创作,一直到歌德逝世。
本书特色
《歌德谈话录》记录了有关德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涉及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创作实践以及日常生活和处世态度,是一座“象征歌德思想和智慧的宝库”;它曾被挑剔的尼采誉为用德文写出的最重要的散文,是一部体味智者之言、走近世界著名文学大师歌德的世界文学经典。
目录
魏玛,1823年6月10日(初次会见)
1823年6月19日(写介绍信到耶拿)
耶拿,1823年9月18日(对青年诗人的忠告)
1823年10月29日(论艺术的难关在于掌握个别具体事物及其特征)
1823年11月3日(论题材对文艺的重要性)
1823年11月14日(论席勒醉心于抽象哲学的理念使他的诗受到损害)
1823年11月15日(《华伦斯坦》上演)
1824年1月2日(莎士比亚的伟大; 《少年维特之烦恼》与时代无关)
1824年1月27日(谈自传续编)
1824年2月4日(歌德的宗教观点和政治观点)
1824年2月22日(谈模仿普尚的近代画)
1824年2月24日(学习应从实践出发;古今宝石雕刻的对比)
1824年2月25日(诗的形式可能影响内容;歌德的政治观点)
1824年2月26日(艺术鉴赏和创作经验)
1824年2月28日(艺术家应认真研究对象,不应贪图报酬临时草草应差)
1823年6月19日(写介绍信到耶拿)
耶拿,1823年9月18日(对青年诗人的忠告)
1823年10月29日(论艺术的难关在于掌握个别具体事物及其特征)
1823年11月3日(论题材对文艺的重要性)
1823年11月14日(论席勒醉心于抽象哲学的理念使他的诗受到损害)
1823年11月15日(《华伦斯坦》上演)
1824年1月2日(莎士比亚的伟大; 《少年维特之烦恼》与时代无关)
1824年1月27日(谈自传续编)
1824年2月4日(歌德的宗教观点和政治观点)
1824年2月22日(谈模仿普尚的近代画)
1824年2月24日(学习应从实践出发;古今宝石雕刻的对比)
1824年2月25日(诗的形式可能影响内容;歌德的政治观点)
1824年2月26日(艺术鉴赏和创作经验)
1824年2月28日(艺术家应认真研究对象,不应贪图报酬临时草草应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