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柳清,史良图,邢华燕主编
页数:368页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609627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1)医院合理布局及环境的净化与监测医院整体建筑设计布局要做到防止交叉感染,兼顾方便患者就诊和治疗,妥善处理各种废弃物,以免污染环境。如传染病科室应单独隔离,传染病房污水应有消毒处理设施;医院的出入口、走廊、楼梯、电梯等应注意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等。医院是患者集中的地方,环境中病原体含量相对较高,净化医院环境可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净化医院环境须注意:加强绿化及细菌监测;医院污水与污物要严格进行净化与消毒,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力Ⅱ强病房通风换气。(2)建立健全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如人院程序、家属探望制度、病区清扫制度、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无菌操作规程、污物处理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限制性使用抗生素制度;高危患者定时巡视制度、高危病区(如手术室、新生儿室、术后监护室等)严格消毒制度;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及用品处理消毒制度等。(3)加强医护人员管理①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强医务工作者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及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慎独”精神,不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护理人员由于特定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除了对患者应有高度的同情心、热情关怀、体贴入微、周到照顾外,还要做到有人或无人均要督促检查,对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患者同样尽职尽责。据资料显示,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高低与医护人员在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有密切关系。如未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滥用抗生素、使用不必要的侵入性治疗等均可提高医院内感染率。因此,应强化医德教育,使各科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做好院内感染病例登记工作;丰富临床医学知识,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熟练正确运用各种诊断和治疗器械,强化工作责任心,以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②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措施,医院内感染监测要求及标准,提高其重视程度,以利于控制医院内感染,降低其发生率。③对医务工作人员开展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医务工作人员中的病原携带者,防止病原体的进一步播散,对已感染者进行及时的治疗。
本书特色
《预防医学基础》:供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影像检验等专业使用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类及相关医学类教指委规划适合院校教学实际,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和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侧重临床实践与应用紧密围绕后续课程、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和工作岗位需求紧扣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体现教学改革方向
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二节 预防医学的发展历程第三节 预防医学基本观念第四节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及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第五节 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第二章 健康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健康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第三章 全球卫生战略目标与社区卫生服务第一节 社会卫生策略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第四章 环境与健康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健康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健康第四节 环境污染与健康第五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第一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第二节 饮水卫生与健康第三节 住宅与健康第六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第四节 职业性物理因素与健康第五节 农村劳动卫生和妇女劳动卫生第七章 食物与健康第一节 营养素第二节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第三节 食物中毒第八章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第一节 传染病第二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三节 社会病第四节 医源性感染第五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处理第九章 卫生统计方法第一节 卫生统计学概述第二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第三节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第四节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第十章 流行病学方法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第二节 疾病的分布第三节 描述性研究第四节 分析性研究第五节 实验性研究第十一章 实训指导实训一 地方性氟病案例讨论实训二 环境污染案例讨论实训三 职业中毒案例讨论实训四 高温中暑案例讨论实训五 营养调查及糖尿病患者食谱编制实训六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实训七 传染病案例讨论实训八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讨论实训九 统计表与统计图实训十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实训十一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实训十二 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实训十三 疾病三间分布的描述附录A 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种类和名单附录B IARC公布的化学致癌物分类附录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附录D t界值表中英文对照参考文献
节选
《预防医学基础》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预防医学基础》根据高职高专医药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各院校实际教学条件编写而成。内容包括绪论、健康、全球卫生战略目标与社区卫生服务、环境与健康、生活环境与健康、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卫生统计方法、流行病学方法、实训指导。《预防医学基础》适合高职高专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影像、检验等专业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