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供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影像.检验等专业使用

封面

作者:陈少华

页数:308页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609623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插图:一、物质的理化性状1.分子大小具有免疫原性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10 000以上,通常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物质免疫原性越强,相对分子质量低于4 000者一般不具有免疫原性。2.化学组成和结构免疫原性强的抗原不仅分子量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在分子量相当的有机物中,蛋白质的免疫原性最强。大分子蛋白质免疫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其氨基酸的组成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含有大量芳香族氨基酸尤其含有酪氨酸的蛋白质,其免疫原性明显高于非芳香族氨基酸为主的蛋白质。从结构上看,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二、异物性异物性是指与自身正常组织成分有差异或胚胎期与免疫活性细胞未接触过的物质。通常抗原来源与宿主种系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反之,种系关系越近,免疫原性越弱。如鸭血清蛋白对家兔免疫原性强,而对鸡血免疫原性弱。异物性物质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1.异种物质异种物质包括细菌、病毒、异种动物血清等。2.同种异体物质 同种异体物质包括人类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ABO、Rh),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3.改变的自身成分及隐蔽的自身成分的释放 在感染、电离辐射及药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自身正常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以及隐蔽的自身抗原(甲状腺球蛋白、眼晶状体蛋白、精子等)释放入血。三、机体的反应性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能力是受基因控制的。不同种类、同种不同个体对同一抗原产生应答的程度不同。宿主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也影响机体对抗原应答的强弱。此外,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还与抗原进入体内的途径、剂量及是否应用佐剂等有关。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一、抗原的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speeificity)即专一性,表现在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两方面。免疫原性是指某一抗原只能诱导相应的淋巴细胞系发生应答。免疫反应性是指某一免疫应答产物只能结合诱导其产生的抗原。特异性是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理论依据。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又称表位(epitope),是存在于抗原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或5~7个糖基组成。

本书特色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供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影像、检验等专业使用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类及相关医学类教指委规划适合院校教学实际,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和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侧重临床实践与应用紧密围绕后续课程、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和工作岗位需求紧扣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体现教学改革方向

目录

第一部分 免疫学基础第一章 免疫学概述第二章 抗原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特性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第五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第三章 免疫系统第一节 免疫器官第二节 免疫细胞第三节 免疫分子第四章 免疫应答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第四节 免疫耐受第五节 抗感染免疫第五章 临床免疫第一节 超敏反应第二节 免疫学防治第三节 免疫学诊断第二部分 病原生物学第六章 病原生物学概述第一节 医学微生物第二节 人体寄生虫学第七章 细菌的基本特性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二节 细菌生长繁殖与变异第三节 细菌与外界环境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第五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八章 常见的病原菌第一节 呼吸道感染细菌第二节 消化道感染细菌第三节 创伤感染细菌第四节 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第五节 性传播细菌及性传播的微生物第六节 动物源性病原菌第九章 其他微生物第一节 螺旋体第二节 立克次体第三节 支原体第四节 放线菌第五节 真菌第十章 病毒的基本特性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第十一章 常见的病毒第一节 呼吸道感染病毒第二节 肠道感染的病毒第三节 肝炎病毒第四节 逆转录病毒第五节 其他病毒第十二章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第十三章 常见人体寄生虫第一节 医学蠕虫第二节 医学原虫第三节 医学节肢动物第三部分 实训指导第十四章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训指导实训一 免疫系统与补体系统实训二 常用生物制品介绍(示教)实训三 抗原抗体反应实训四 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实训五 豚鼠过敏反应实训六 细菌形态、结构与细菌形态检查方法实训七 细菌的分布与人工培养实训八 理化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训九 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及细菌学鉴定技术实训十 其他微生物及病毒实训十一 医学蠕虫实训十二 医学原虫、医学节肢动物中英文对照参考文献

节选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免疫学基础、病原生物学以及实训指导。《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根据最新教学改革要求和理念,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特点,根据相关教学大纲和执业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内容系统、全面,详略得当,图表丰富,体现“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书中增加了生动的临床案例、知识链接等内容,内容丰富而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习兴趣。《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适合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医疗技术等专业使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供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影像.检验等专业使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2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