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武维民、陈凤伟、陈千举
页数:148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191329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认识方程”是小学阶段学习方程的起始课,是学生从算术思维走向代数思维的核心课。本书力求突破方程在儿童认知中的局限性,让儿童逐渐适应、接受、运用,真正体会方程学习的价值,让儿童带着经验、冲突和好奇,走进方程。我们不但可以通过文字和实录真实地看到吴老师是如何教学字母表示数和方程、促进儿童思维和情感发展的,更会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吴老师这些做法背后的理念、逻辑和步骤,全方位理解什么是“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力求让“不可学”的吴老师变得“可学”。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
吴正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 育 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
武维民: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国培计划” 专家,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核心组成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参与研究的成果荣获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张秋爽: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核心组成员。作为副主编参与了6本书的编写,参与的课题获首届教 育 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册主编:丛书主编:
吴正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 育 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
武维民: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国培计划” 专家,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核心组成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参与研究的成果荣获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张秋爽: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核心组成员。作为副主编参与了6本书的编写,参与的课题获首届教 育 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册主编:
武维民: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国培计划” 专家,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核心组成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参与研究的成果荣获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陈凤伟: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曾任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副校长、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教育集团副校长、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润泽分校书记兼校长,现任北京市朝阳区兴隆小学校长。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著有《和学生一起“学”数学: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与研究》《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数学》等。
陈千举:高级教师,现任北京学校教务部门主任。连续三次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现为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在二十余年的工作中,长期扎根一线课堂,在深爱的教学工作中钻研,完成各级各类研究课、公开课和评优课,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发表多篇文章。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他坚信助人成长是教育人的幸福。
相关资料
专家推荐:
这套书主要以小学数学核心内容和吴正宪老师对于该内容的关键课为载体,记录了吴老师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并通过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互动讨论、吴老师开讲、专家点评等内容,来展示吴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解开吴老师教学艺术的秘密,让被很多老师认为“不可学”的吴老师变得“可学”。
——顾明远
吴正宪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儿童建起核心知识与核心素养的“承重墙”,打通知识之间的“隔断墙”,引导儿童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培养儿童的迁移能力。吴老师不仅自己努力践行儿童数学教育,还努力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条理化,转化为可以推广的育人规律,让更多的老师获得数学教育的智慧,让更多的儿童享受美好的数学教育。
——史宁中
这套书的内容和结构,实际上是系统地展现了一种不那么直白、也不贴标签的解读方式,通过剖析与研讨一个个具体教学案例,一本接一本、层层递进地描摹出小学数学如何从真实情境出发,进行结构化教学,一步一步走近核心素养,润物无声地呈现出符合2022版课标要求的教学过程所应有的模样及蕴含的道理。
——孙晓天
在吴正宪老师的教学中并没有严格区分教与学的先后或主次,总是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是为了学,学体现了教。具体的模式、方法可能不同,但始终不变的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不是空话,也不是一定要学生多说、老师少说。而是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使学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马云鹏
本书特色
在这里读懂小学数学:以结构化单元视角聚焦小学数学关键课,建好“承重墙”,打通“隔断墙”;
在这里读懂小学数学教学:呈现吴正宪老师 50 年来经典教学课例,剥洋葱式深入剖析与研讨;
在这里读懂数学核心素养:以课为载体,以不那么直白、也不贴标签的方式解读 2022 版课标,让核心素养真实落地;
在这里读懂吴正宪老师:谁说吴老师的课学不会?带你解开吴老师教学艺术的秘密,让吴老师变得“可学”。
目录
序一:跟吴正宪学当老师/顾明远
序二:关注数学本质 遵循认知规律促进思维发展/史宁中
序三:引导我们走近2022版数学 /孙晓天
写在前面 坚守儿童立场,开展结构化单元教学
导言 儿童与方程
一 走进吴老师的课堂
片段一:李老师多少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片段二:这下都“盖”住了——帮助学生抽象概括
片段三:“迷雾”拨开了——用字母还能表示规律
片段四:“它和它”真的不一样——走进方程
片段五:过河取宝石——解决问题
二 与同伴论课
话题一:如何唤醒儿童学习的经验?
话题二:如何用问题 儿童的学习?
话题三:如何激发儿童的自主交流?
话题四:如何筛选和运用儿童生成的资源?
话题五:如何帮助儿童 好地认识方程的本质?
话题六:如何在儿童心中埋下代数思维的种子?
三 吴老师开讲
在儿童心中种下“代数思维”的种子
四 专家说
让数学教学“慢下来”——评吴正宪老师教学“简单的方程”/孙晓天
朝着儿童发展的数学教学——评吴正宪老师教学“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孙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