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宪法古今概念史

封面

作者:[德]海因茨·默恩豪普特[德]迪特·格

页数:299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02196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由马普法律史及法律理论研究所有名研究院海因茨?默恩豪普特(Heinz Mohnhaupt) 和世界知名宪法学家、前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法官迪特?格林(Dieter Grimm)合著,已被翻译为多国文字。本书在丰富史料基础上考证“宪法”一词从古希腊到当代在不同时代用法的概念演变史,其中详细地阐述了从希腊词“Politeia”到拉丁词“Constitutio”, 从“Lex fundamentalis”到英、法文“Constitution”以及德文“Verfassung”和“Grundgesetz”的语义转变,然后历史地剖析“Konstitution”从启蒙时代到当代的意义转化,十分清晰地论述了作为基本法的宪法如何从启蒙法权观念发展成为实证宪法法律规范。该书对宪法学和政治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参考意义。该书对于我们梳理宪法古今概念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宪法学和政治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海因茨·默恩豪普特(Heinz Mohnhaupt),1935年生,哥廷根大学法学博士、德国著名法史学家、马普法律史及法律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美因茨大学和耶拿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宪法史、历史比较、法源理论及实践。主要代表作:《宪法古今概念史》《作为认识方法的法律比较》《国家与法领域的历史比较》《16世纪至19世纪哥廷根议事会组织法》等。迪特·格林(Dieter Grimm),1937年生,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德国著名宪法学家。曾任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法官、柏林高等研究院院长;曾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特里尔大学、比勒菲尔德大学、柏林洪堡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宪法法与宪法比较、宪法与宪治理论、宪法史、宪法司法审判。主要代表作:《宪法古今概念史》《德国宪法史》《宪法司法审判》《19世纪的宪法与私法》《我是宪法之友》《宪治:过去、现在与未来》《宪法的未来》《宪法与政治》《市民社会的法与国家》等。雷勇,1972年生,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及法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法理学、德国公法史、中国近代法政思想。

本书特色

本书十分清晰地论述了作为基本法的宪法如何从启蒙法权观念发展成为实证宪法法律规范。

目录

第二版序言

前言

上篇 从古代到启蒙时代的宪制、状态、根本法

第一章 导言:现代宪法概念的定义范围

第二章 古代

一 希腊的政制:城邦秩序与政体

二 罗马:“宪典/宪令”与“国家状态”

第三章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用词与概念使用

一 政体/状态与宪令

二 构建与创建

三 起草:约定、拟定、整合

第四章 医学领域和“政治学”文献中的构成和状态概念

一 身体比喻用法与构成/体质概念

二 医学中的构成/状态概念

三 政治学文献中的“秩序”概念

第五章 “根本法”与“宪法”

一 法国

1.16世纪的“国家”和对君主的约束

2.词典层面

3.国家法文献中的宪法概念

二 英国

第六章 书面性:“起草”与起草文本

一 习惯用语与词典层面

二 莱布尼茨:国家铜表法的“起草”

第七章 小的组织统一体和国家性质的总联合体

一 联盟

二 帝国大区

三 “家族”与“家规”

第八章 “根本法”与“基本法”

第九章 “状态/状况”概念与帝国政体

第十章 作为法律状态和非法律状态的双重“宪制”概念:国家与统计学

第十一章 领地国家与“邦国宪制”

第十二章 帝国秩序

一 “宪制”与帝国的“基本法”

二 同时代公法学对帝国宪制的褒贬

第十三章 在词典层面和文献上的定义尝试:组合词的

多样性与实质差异化

第十四章 “宪法”与瓦特尔的“民族”概念

第十五章 “宪制”与立法

……

下篇 从启蒙时代到当代的宪法、基本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宪法古今概念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6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