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反思与重构:新时代舆论学研究的知识转型

封面

作者:郭小安

页数:312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89376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舆论学的研究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它不仅涉及到对群体心理、群体行为、群体言论的分析,还触及到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横跨了多个学科。遗憾的是,当前舆论研究的成果中,不同学科间理论对话还远远不够,对于舆论背后深层次的人性、社会与政治因素缺乏理论自觉。基于此,本书梳理了本人近五年舆论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在内容体系上,从群体言论、群体心理及群体行为三个维度入手,把内容设计为舆论思想史与群体心理、舆论经典理论诠释与反思、舆论传播规律及话语特征、公共舆论与社会治理等4个板块,既对舆论的经典理论进行梳理和重构,又力求对新媒体时代的舆论传播规律及群体心理进行深入剖析,还对舆论治理对策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和学理反思。

作者简介

郭小安,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第六届新闻传播学学会杰出青年奖,主要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舆论,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奖3项,出版个人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以及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等其他课题 15 项。

目录

导言舆论学研究的新特征、新问题及知识转向

章舆论的定义及核心要素:解构与重构
节舆论的主体:单一与多元之争
第二节舆论的客体:公私边界模糊与泛公共化特征
第三节舆论的本体:关注、表达与聚集
第四节舆论的数量:应然与实然之争
第五节舆论的质量:理性与非理性之辨
第六节重新审视舆论的定义

第二章舆论的公共性与公众性
节舆论的公共价值:生成及内容
第二节从公共舆论到公众舆论:权利本位向利益本位的转向
第三节舆论公共性、公众性价值的失衡与复兴
第四节“公共性”价值的回归与启示

第三章公共舆论的情感与理性
节西方民主选举中选民的情感与偏见
第二节中国公共舆论中的情绪表达与情感动员
第三节重新思考情感与理性的关系
第四节公共舆论中的“后真相”研究

第四章经典理论的重估与再阐释节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二节第三人效果理论·
第三节媒介动员理论
第四节框架理论

第五章公共舆论中的群体传播效应
节群体无意识行为及群体认同机制
第二节信息茧房与“过滤气泡”效应
第三节舆论反转现象
第四节联想叠加效应

第六章公共舆论研究的图像转向:图像舆情与图像事件
节公共事件中的图像传播转向:溯源与流变
第二节丝带行动中的图像符号及视觉动员
第三节视觉传播时代的图像赋权
第四节米姆式动员:集体行动的新逻辑

第七章公共舆论研究的智能化转向:社交机器人的角色与功能
节作为政治腹语的社交机器人:概念、性质及争议
第二节社交机器人的邪恶型作用方式及后果
第三节被忽视的声音:社交机器人的民主潜能
第四节重现审视社交机器人的角色与功能

第八章舆论引导中情感资源的利用及反思
节情感是舆论引导中的洪水猛兽吗
第二节舆论引导实践中对情感表达的认知误区
第三节引导实践中情感资源的使用及边界
第四节突发实践中舆论引导中的情感传递与人文关怀

结语
新时代舆论学知识体系的重构:着力点与平衡点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反思与重构:新时代舆论学研究的知识转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5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