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邓雪松
页数:372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14318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是根据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药理学》课程标准编写而成。全书共45章,包括绪言和各系统药物,主要介绍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物为重点,介绍其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本教材在传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改革与创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精选内容,使教材内容与基层临床医学工作岗位对接、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对接;二是优化结构,使教材章节顺序编排符合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是创新体例,各章节设有学习目标、知识链接、知识拓展、考点提示、案例讨论、习题等模块,“本章小结”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通过手机扫描书中的获取相关内容。本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图片等)、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本教材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邓雪松,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多年从事《药理学》教学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作为第一主编,编写过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药理学》,并担任第一主编,具有丰富的主编经验。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药理学概述
一、药物与毒物
二、药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三、药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任务
第二节 药物与药理学发展简史
一、传统本草学阶段
二、近代药理学阶段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
第三节 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二、影响药物通过细胞膜的因素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二、分布
三、代谢
四、排泄
第三节 药物的速率过程
一、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
二、药物消除动力学
三、房室模型
四、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三、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药物的构-效关系与
量一效关系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一、受体与配体
二、药物与受体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节 药物因素
一、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
二、药物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机体因素
一、年龄
二、性别
三、遗传因素
四、病理状态
五、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
六、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学基础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第一节 药理学概述
一、药物与毒物
二、药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三、药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任务
第二节 药物与药理学发展简史
一、传统本草学阶段
二、近代药理学阶段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
第三节 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二、影响药物通过细胞膜的因素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二、分布
三、代谢
四、排泄
第三节 药物的速率过程
一、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
二、药物消除动力学
三、房室模型
四、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三、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药物的构-效关系与
量一效关系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一、受体与配体
二、药物与受体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节 药物因素
一、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
二、药物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机体因素
一、年龄
二、性别
三、遗传因素
四、病理状态
五、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
六、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学基础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创新教材]-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23/20230107/3/B8916597.jpg)







![中药学[高等职业教育中医药类创新教材]-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22/20220831/1/B891656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