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桑百川等著
页数:223页
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103398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视角, 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原则、建设方案及如何助力克服世界市场失灵, 改善全球经济治理, 推动形成新型经济全球化, 构建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全书分为导论、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理论基础、共商、共建、共享: 新型经济全球化、“五通”: 缓解世界市场失灵的中国方案、“六大经济走廊”: 缓解世界市场失灵中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六个部分。
作者简介
桑百川,1966年2月出生,内蒙古赤峰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决策咨询点首席专家。出版专著20多部,在国内外学术报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商务部20多项第一最、省部级研究项目;两次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三次获得中国外经贸研究成果奖,两次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获五一首都劳动奖章,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本书特色
把“一带一路”倡议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结合起来研究,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和“一带一路”建设如何服务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如何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把倡议转变为行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书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视角,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原则、建设方案及如何助力克服世界市场失灵,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形成新型经济全球化,构建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价值
(一)学术价值
(二)应用价值
二、核心问题
(一)关键性问题
(二)重点、难点问题
三、创新之处
(一)问题选择
(二)学术观点
(三)研究方法
(四)话语体系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
(一)“一带一路”倡议理论研究
(二)全球经济治理失灵、变革与“一带一路”倡议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型经济全球化
(四)克服世界市场失灵的中国方案: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人心相通
(五)六大经济走廊:缓解世界市场失灵中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
二、现有文献综合评述及发展空间
第三章 “带一路”倡议的经济理论基础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市场失灵
二、全球经济治理失灵与“一带一路”倡议
(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为什么需要变革
(二)为什么会出现全球经济治理失灵
(三)如何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三、“一带一路”倡议本质在于助力矫正世界市场失灵
第四章 共商、共建、共享:新型经济全球化
一、第一波经济全球化(19世纪中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一)治理理念:丛林法则
(二)决策机制: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三)分工机制:中心-外围分工体系
(四)分配机制:偏向列强
二、第二波经济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一)治理理念:规则导向为主
(二)决策机制:霸权主义
(三)分工机制:全球价值链
(四)分配机制:偏向发达国家
三、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一)治理理念:发展导向为主
(二)决策机制:共商
(三)分工机制:共建
(四)分配机制:共享
第五章 “五通”:缓解世界市场失灵的中国方案
一、“五通”总体状况三大评价指数
(一)“一带一路”国别合作度指数
(二)北京大学发布的“五通指数”
(三)财新智库发布的“一带一路”总指数
二、“五通”状况及其对缓解世界市场失灵的贡献
(一)政策沟通
(二)设施联通
(三)贸易畅通
(四)资金融通
(五)民心相通
第六章 六大经济走廊:缓解世界市场失灵中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
一、六大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定位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
(二)新亚欧大陆桥
(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五)中巴经济走廊
(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二、六大走廊新型区域经济合作特点
(一)经济走廊以发展为导向
(二)经济走廊坚持以开放包容为前提
(三)经济走廊坚持以互联互通为基础
(四)经济走廊坚持以多元化合作为机制
(五)经济走廊坚持以义利观为原则
(六)经济走廊坚持以命运共同体为目标
三、六大走廊缓解世界市场失灵的经济效应
(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应
(二)贸易创造效应
(三)投资促进效应
(四)产业升级效应
(五)经济联动效应
四、六大经济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与机制保障
(一)六大经济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二)六大经济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机制保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一、研究价值
(一)学术价值
(二)应用价值
二、核心问题
(一)关键性问题
(二)重点、难点问题
三、创新之处
(一)问题选择
(二)学术观点
(三)研究方法
(四)话语体系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
(一)“一带一路”倡议理论研究
(二)全球经济治理失灵、变革与“一带一路”倡议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型经济全球化
(四)克服世界市场失灵的中国方案: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人心相通
(五)六大经济走廊:缓解世界市场失灵中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
二、现有文献综合评述及发展空间
第三章 “带一路”倡议的经济理论基础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市场失灵
二、全球经济治理失灵与“一带一路”倡议
(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为什么需要变革
(二)为什么会出现全球经济治理失灵
(三)如何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三、“一带一路”倡议本质在于助力矫正世界市场失灵
第四章 共商、共建、共享:新型经济全球化
一、第一波经济全球化(19世纪中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一)治理理念:丛林法则
(二)决策机制: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三)分工机制:中心-外围分工体系
(四)分配机制:偏向列强
二、第二波经济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一)治理理念:规则导向为主
(二)决策机制:霸权主义
(三)分工机制:全球价值链
(四)分配机制:偏向发达国家
三、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一)治理理念:发展导向为主
(二)决策机制:共商
(三)分工机制:共建
(四)分配机制:共享
第五章 “五通”:缓解世界市场失灵的中国方案
一、“五通”总体状况三大评价指数
(一)“一带一路”国别合作度指数
(二)北京大学发布的“五通指数”
(三)财新智库发布的“一带一路”总指数
二、“五通”状况及其对缓解世界市场失灵的贡献
(一)政策沟通
(二)设施联通
(三)贸易畅通
(四)资金融通
(五)民心相通
第六章 六大经济走廊:缓解世界市场失灵中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
一、六大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定位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
(二)新亚欧大陆桥
(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五)中巴经济走廊
(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二、六大走廊新型区域经济合作特点
(一)经济走廊以发展为导向
(二)经济走廊坚持以开放包容为前提
(三)经济走廊坚持以互联互通为基础
(四)经济走廊坚持以多元化合作为机制
(五)经济走廊坚持以义利观为原则
(六)经济走廊坚持以命运共同体为目标
三、六大走廊缓解世界市场失灵的经济效应
(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应
(二)贸易创造效应
(三)投资促进效应
(四)产业升级效应
(五)经济联动效应
四、六大经济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与机制保障
(一)六大经济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二)六大经济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机制保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