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徽
页数:320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1287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大概念进行理论廓清的基础上,从教学设计的四个维度对大概念教学进行架构,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解释。重点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如“为什么要进行大概念教学?它如何体现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大概念的理论阐述,分析时代转型背景下为什么要关注素养导向的教学,并引出素养导向的本质特征。后面四章从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素,即目标、评价、结构和方法来具体勾勒大概念实践框架。最后附录中给出大概念视角下完整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
作者简介
刘徽,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设计与教学变革研究、课程理论与课程史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主持“中小学课堂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著有《概念的寻绎:中国当代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等,在《教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第五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奖”。主持的“教学理论与设计”等3门课程被认定为guo jia级一流课程。
本书特色
本书深度诠释了课堂转型的蕴涵
破解素养目标落实之难题,教会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
目录
引言 图解大概念和它的概念小伙伴们
第一章
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
一、真实性:素养的精髓
(一)学校中的惰性知识
(二)核心素养的核心是真实性
二、深度学习:像专家一样思考
(一)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区别:能否实现
高通路迁移
(二)探秘专家思维:来自学习科学的依据
(三)深度学习:以理解促成高通路迁移
三、大概念:理解的锚点
(一)理解的关键是建立大概念
(二)何为大概念?
(三)大概念的生成机制
四、大概念教学:以现实世界为基点
(一)大概念教学:从拼图到滚雪球
(二)大概念教学的神经科学依据
(三)大概念教学的热身练习
第二章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
一、重新定义单元
(一)以目标统整单元
(二)单元的不同类型
二、单元设计的迭代逻辑
(一)迭代逻辑的“不变”
(二)迭代逻辑的“变”
三、大概念教学的单元设计
(一)单元设计的望远镜思维
(二)单元设计的放大镜思维
第三章
大概念教学的目标设计
一、指向素养的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转型
(二)教育目标新分类学:从框架到模型
二、大概念:目标的内核
(一)大概念统合三维目标
(二)目标设定的误区:过低、过高或偏离
三、目标设计的步骤
(一)找到提取路径
(二)绘制概念地图
(三)撰写单元目标
第四章
大概念教学的评价设计
一、整合性评价逻辑与大概念
(一)两种评价的逻辑:终结性和整合性
(二)真实性问题情境的引入
(三)真实性问题情境的特征
二、真实性问题情境的设计
(一)确定问题情境的目标
第一章
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
一、真实性:素养的精髓
(一)学校中的惰性知识
(二)核心素养的核心是真实性
二、深度学习:像专家一样思考
(一)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区别:能否实现
高通路迁移
(二)探秘专家思维:来自学习科学的依据
(三)深度学习:以理解促成高通路迁移
三、大概念:理解的锚点
(一)理解的关键是建立大概念
(二)何为大概念?
(三)大概念的生成机制
四、大概念教学:以现实世界为基点
(一)大概念教学:从拼图到滚雪球
(二)大概念教学的神经科学依据
(三)大概念教学的热身练习
第二章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
一、重新定义单元
(一)以目标统整单元
(二)单元的不同类型
二、单元设计的迭代逻辑
(一)迭代逻辑的“不变”
(二)迭代逻辑的“变”
三、大概念教学的单元设计
(一)单元设计的望远镜思维
(二)单元设计的放大镜思维
第三章
大概念教学的目标设计
一、指向素养的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转型
(二)教育目标新分类学:从框架到模型
二、大概念:目标的内核
(一)大概念统合三维目标
(二)目标设定的误区:过低、过高或偏离
三、目标设计的步骤
(一)找到提取路径
(二)绘制概念地图
(三)撰写单元目标
第四章
大概念教学的评价设计
一、整合性评价逻辑与大概念
(一)两种评价的逻辑:终结性和整合性
(二)真实性问题情境的引入
(三)真实性问题情境的特征
二、真实性问题情境的设计
(一)确定问题情境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