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邓猛
页数:311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32781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目前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这个庞大的人群需要加快发展融合教育。融合教育理论以追求社会公平、自由等普世性价值观为基础,倡导残疾儿童在普通教室接受高质量的、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平等的教育与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融合教育理论在特殊教育领域成为垄断式话语,为各国特殊教育政策制定、实施提供新的依据与动力;也为各国根据自己社会文化特点理解与实施融合教育提供了可能。本书拟对融合教育理论及我国随班就读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思考,对融合教育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基本概念体系、核心要素、支持保障体系及实践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对融合教育的本质特点加以总结与概括。
作者简介
邓猛,男,1969年3月生,湖北大悟人,汉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获楚天学者称号;武汉市2008年度五四青年标兵。曾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高等教育学会理事。现任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融合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残联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融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优生优育协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国际特殊教育协会”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全球教育监测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发表国际学术论文50余篇,SSCI收录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两百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
目录
第一章 融合教育发展基础
第一节 融合教育概述
第二节 融合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节 融合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二章 特殊教育需要概述
第一节 特殊教育需要概念的缘起
第二节 特殊教育需要的内涵辨析
第三节 融合教育中的特殊教育需要
第三章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教育评估
第一节 教育评估概述
第二节 教育评估的流程
第三节 教育评估的模式
第四节 学业成就表现评估的调整
第四章 融合教育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 融合教育课程概述
第二节 融合教育课程调整
第三节 融合教育课程的通用设计
第四节 融合教育的课程执行力
第五章 融合教育的课堂教学
第一节 融合教育课堂教学概述
第二节 融合教育的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和策略
第三节 融合教育的课堂教学设计
第六章 融合教育的班级管理
第一节 融合班级管理概述
第二节 融合班级的环境创设
第三节 融合班级常规管理
第四节 融合班级的行为管理
第七章 融合学校的建设与运行
第一节 融合学校无障碍环境创设
第二节 融合教育的团队建设
第三节 融合教育的工作程序和保障
第四节 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质量的评价
第八章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转衔
第一节 转衔的内涵与其基本理念
第二节 转衔服务的实施流程
第三节 转衔服务的要素
第四节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转衔服务案例分析
第九章 融合教育教师培养
第一节 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二节 融合教育教师培养
第三节 融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第十章 融合教育的支持系统
第一节 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模式与结构
第二节 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建设现状
第三节 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有效运行
第一节 融合教育概述
第二节 融合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节 融合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二章 特殊教育需要概述
第一节 特殊教育需要概念的缘起
第二节 特殊教育需要的内涵辨析
第三节 融合教育中的特殊教育需要
第三章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教育评估
第一节 教育评估概述
第二节 教育评估的流程
第三节 教育评估的模式
第四节 学业成就表现评估的调整
第四章 融合教育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 融合教育课程概述
第二节 融合教育课程调整
第三节 融合教育课程的通用设计
第四节 融合教育的课程执行力
第五章 融合教育的课堂教学
第一节 融合教育课堂教学概述
第二节 融合教育的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和策略
第三节 融合教育的课堂教学设计
第六章 融合教育的班级管理
第一节 融合班级管理概述
第二节 融合班级的环境创设
第三节 融合班级常规管理
第四节 融合班级的行为管理
第七章 融合学校的建设与运行
第一节 融合学校无障碍环境创设
第二节 融合教育的团队建设
第三节 融合教育的工作程序和保障
第四节 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质量的评价
第八章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转衔
第一节 转衔的内涵与其基本理念
第二节 转衔服务的实施流程
第三节 转衔服务的要素
第四节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转衔服务案例分析
第九章 融合教育教师培养
第一节 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二节 融合教育教师培养
第三节 融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第十章 融合教育的支持系统
第一节 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模式与结构
第二节 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建设现状
第三节 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有效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