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跨文化沟通(第2版)(21世纪卓越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丛书)

封面

作者:陈国海

页数:32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25862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跨文化沟通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分享和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过程。对外开放及经贸全球化促进了国际交流。国际交流首先是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又反过来促进国际交流。本书分理论篇和实务篇。理论篇简要阐述了文化与沟通、语言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作用、跨文化非语言沟通、不同文化间的信息沟通、建立关系的文化准则;实务篇简要阐述了跨文化冲突与谈判、跨文化沟通中的法律因素、大中华地区间的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友、留学教育与交流以及出国旅游。本书吸收了现有跨文化沟通相关教材和专著的优点,又从谈判、商贸、交友、留学、旅游等常见的实践领域对跨文化沟通进行了概括和介绍,弥补了相关教材和专著的不足。
《跨文化沟通(第3版)》既方便教师教学,也方便学生自学,适合作为多种学科和专业的本科教材、通选课教材或者涉外企业管理者、谈判专家、旅游爱好者、留学生的自学读物,也可以作为MBA、EMBA 和其他学科研究生跨文化沟通课程的教材或辅助教材。

作者简介

陈国海,教授,香港大学博士。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和 幽默学会会员,广东金融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专家,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组织行为学”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企业教练技术、组织行为与员工培训、幽默心理学。曾出版《组织行为学》(广东省精品教材)等教材10余部,《中国企业教练技术》、《幽默领导》、《幽默减压》等专著10余部,并在HUMOR、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 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SCI检索( 作者)。

本书特色

《跨文化沟通(第3版)》拟在有机融合对文化的理解与跨文化沟通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中国,讨论面对陌生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偏好时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本书语言通畅、条理清晰、例证真切、内容丰富、资料充实,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目录

目 录

理 论 篇

第一章 文化与沟通 003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意识 004

第二节 沟通与文化 018

第三节 文化与沟通障碍 023

第二章 语言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作用 032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 033

第二节 跨文化商务沟通 039

第三节 语言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具体表现 046

第三章 跨文化非语言沟通 058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概述 059

第二节 文化与非语言沟通 070

第三节 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习惯 073

第四章 不同文化间的信息沟通 086

第一节 跨文化信息沟通概述 087

第二节 文化对组织信息的影响 092

第三节 文化与信息的沟通 099

第五章 建立关系的文化准则 110

第一节 人际关系与文化 111

第二节 关系维系与文化 118

第三节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社交行为 122

实 务 篇

第六章 跨文化冲突与谈判 139

第一节 跨文化冲突概述 140

第二节 跨文化冲突的解决模式与应对策略 146

第三节 跨文化谈判概述 148

第四节 跨文化谈判的策略与技巧 157

第七章 跨文化沟通中的法律因素 167

第一节 法律与文化 168

第二节 法律体系 173

第三节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法律适用 180

第四节 跨国公司相关的法律规制 188

第八章 海峡两岸及港澳的跨地区文化沟通 200

第一节 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概述 201

第二节 港澳台文化的比较 202

第三节 港澳台与大陆的沟通 213

第九章 跨文化交友 225

第一节 跨文化交友概述 226

第二节 跨文化交友的结构 230

第三节 跨文化婚恋 240

第四节 提升跨文化交友的能力 249

第十章 留学教育与交流 259

第一节 出国留学教育与交流 260

第二节 来华留学教育与交流 266

第三节 留学教育服务 273

第十一章 出国旅游 289

第一节 出境旅游概述 290

第二节 出境管理 295

第三节 出国旅游实务 303

第四节 出国旅游注意事项 314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跨文化沟通(第2版)(21世纪卓越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丛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9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