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公教育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页数:528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504488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四川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中公版)》包含10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每一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均是严格依据考试大纲和往年真题考点设置,试题考点和难度与真题相符,考点分布合理。试题答案准确,解析详细,是专门为四川省教招考生量身定做的一套高质量的全真模拟预测试卷。教师招聘考试或入编考试:是你具有从事教育行业的能力后(既获得教师资格证。其中师范生从2016级新生开始不再发放教师资格证,同非师范生一样也必须通过参加统一考试考取),进行的竞争上岗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但是大部分省份还是由当地区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区县各学校招聘老师人员进行汇总,然后由区县教育局和人事局统一组织招聘考试,考试形式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有些地区直接笔试,无需面试。
作者简介
中公教育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专门研究教师招聘考试研究与辅导的专门结构,多年来始终坚持“学员第一”的理念,汇聚了数十位兢兢业业的辅导与研究者,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本书特色
四川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辅导教材2022-本书适用于四川省各地区教师及其他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考试
《中公版·2022四川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笔试》是编者依据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编写而成,本书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双色设计,对重要考点进行了波浪线标注,使考生复习时明确学习重点。
2.编者在编写此书的时候精选了考试真题紧附考点之后,让考生明确考点。
3.备考锦囊分析了知识点的考查情况,易错辨析将易错知识点进行了更清晰地讲解,帮助考生理清易混淆知识点的思路。
4.知识拓展部分对重要知识进行了一些补充,有利于拓宽考生思路,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该知识点。
目录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
第一节教育概述(2)
第二节教育的起源和发展(9)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2)
强化练习(29)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32)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含义和类型(32)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33)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34)
第四节教育功能的限制(38)
第五节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39)
强化练习(42)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制度(44)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44)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49)
第三节教育制度(52)
强化练习(55)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57)
第一节教师(57)
第二节学生(71)
第三节师生关系(78)
强化练习(84)
第五章课程(87)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87)
第二节课程的组织与管理(95)
第三节新课程改革(103)
第四节新课程带来的变革(106)
强化练习(109)
第六章课堂教学(112)
第一节教学概述(112)
第二节教学过程(115)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120)
第四节教学方法(128)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133)
第六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37)
第七节教学评价(140)
第八节课堂教学设计(145)
第九节教学策略(155)
强化练习(159)
第七章学校德育(162)
第一节德育概述(162)
第二节德育过程(167)
第三节德育的原则、途径、方法与模式(170)
强化练习(178)
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81)
第一节班级与班集体(181)
第二节班级管理(185)
第三节班主任(194)
附录《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200)
强化练习(202)
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与三结合教育(204)
第一节课外、校外教育(204)
第二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206)
强化练习(207)
第十章教师教育研究(209)
第一节教师教育研究概述(209)
第二节行动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210)
强化练习(212)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214)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概念与规律(214)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理论(216)
第三节教育与心理发展(224)
强化练习(230)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32)
第一节学习概述(232)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33)
第三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240)
第四节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245)
第五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49)
第六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51)
强化练习(254)
第三章学习迁移、记忆与遗忘(257)
第一节学习迁移(257)
第二节记忆(264)
第三节遗忘(268)
强化练习(272)
第四章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275)
第一节学习策略(275)
第二节知识的学习(281)
第三节技能的形成与培养(287)
第四节解决问题(296)
第五节品德的形成(301)
强化练习(308)
第五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311)
第一节学习动机(311)
第二节归因与学习(320)
第三节注意(324)
强化练习(328)
第六章个别差异与教育(331)
第一节人格差异与教育(331)
第二节学习风格差异(336)
第三节学困生的教育(340)
强化练习(342)
第七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44)
第一节心理健康(344)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52)
强化练习(358)
第八章教师心理(360)
第一节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360)
第二节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362)
强化练习(363)
第三部分教育法学
第一章法与教育法(366)
第一节法的概述(366)
第二节教育法概述(367)
强化练习(372)
第二章教育法律关系(374)
第一节教育法律关系概述(374)
第二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与内容(377)
强化练习(382)
第三章教育法律规范(384)
第一节教育法律规范概述(384)
第二节教育法规、教育道德与教育政策(388)
强化练习(392)
第四章教育法制过程(394)
第一节教育立法(394)
第二节教育法规实施(397)
第三节教育行政执法(401)
第四节法律制裁(404)
强化练习(407)
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408)
第一节教育法律责任概述(408)
第二节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410)
第三节教育活动中的侵权法律责任(412)
强化练习(415)
第六章学生的权利及其维护(416)
第一节学生权利(416)
第二节学生权利的维护(417)
第三节学生伤害事故(419)
强化练习(425)
第七章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428)
第一节教师权利概述(428)
第二节教师权利的维护(430)
强化练习(430)
第八章教育法律救济(432)
第一节教育法律救济概述(432)
第二节教育行政申诉制度(434)
第三节教育行政复议(436)
第四节教育行政赔偿(437)
强化练习(438)
附录教育法律法规选编(440)
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476)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结构与特点(476)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地位、功能与作用(479)
强化练习(481)
第二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83)
第一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483)
第二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485)
强化练习(486)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489)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概述(489)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490)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492)
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管理(495)
附录《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496)
强化练习(498)
附录学前儿童发展的知识(500)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