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学校课程建设与综合化实施——基于北京市中小学的实践与探索

封面

作者:杨明全

页数:362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32661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我国近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阐述近期新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中小学校在学校层面推进课程建设的基本模式和操作范型;并且基于对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房山区等项目学校的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了不同情境的学校开展课程建设的基本经验。本书的主要特色,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在阐述前沿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近十所项目学校的实践探索,全面梳理中小学课程建设的原理与实践策略。这既能体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近期新理论进展,又能为中小学的课程创新提供可以操作的模式和路径。

作者简介

杨明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比较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主持北京市教科规划优先关注项目“北京市中下学课程改革与综合化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题,出版多部专著,在《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上编 学校课程建设的理论创新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意义和价值
三、文献综述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第二章 当代课程理论发展及其学术取向
第一节 现代课程论的创立
一、现代课程论学科创立的背景
二、博比特及其对课程知识建构的贡献
三、初创时期课程论的学科功能
第二节 课程知识谱系建构的当代发展
一、经验课程知识谱系
二、理性课程知识谱系
三、实践课程知识谱系
四、批判课程知识谱系
第三节 课程研究的学术取向及其演变
一、课程研究作为“技艺之学”(1918-1948年)
二、课程研究追求“原理建构”(1949-1969年)
三、课程研究回归“实践取向”(1970-1990年)
四、课程研究走向“社会批判”(1991年至今)
第四节 中国参与下的世界课程研究展望
一、中国参与现代课程研究的得与失
二、中国对课程国际化的回应与引领
三、通过学术共享走向课程研究的“世界大同”
第三章 中小学课程建设的原理
第一节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与基本环节
一、课程的内涵
二、学校课程建设的含义与基本环节
第二节 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分析与调整
一、三级课程的内涵及课程的功能
二、学校的课程结构分析
第三节 学校中课程的设计与组织
一、课程组织的基本范畴
二、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
第四节 不同形态的课程组织与实例分析
一、学科课程的组织
二、综合课程的组织
第四章 课程综合化实施的意义与路径
第一节 课程综合化实施的内涵
一、课程实施的学理探源
二、课程综合化实施的提出及其界定
第二节 课程综合化实施的理论旨趣与价值追求
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课程综合化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石
二、课程综合化实施体现了整体主义的价值追求
……
下编 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学校课程建设与综合化实施——基于北京市中小学的实践与探索》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8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