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网真教室的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未来教育空间站研究丛书

封面

作者:张子石

页数:165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80590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分析区域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教育信息化问题的解决方法;从教育空间延伸到学校教室,从传统教室发展到智慧教室,论述智慧教室的起源、概念和设计理念,总结智慧教室的特点和建设规范;提出网真教室的概念、关键技术和体系结构,分析网真教室的教学应用与核心价值,总结网真教室对教学模式的影响;针对教师技能实践教学问题,设计规划网真教师技能实训中心;针对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问题,构建网真互动云课堂;针对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问题,提出网真课堂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本书适合从事教育技术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和相关专业工作者,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信息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从事教师教育、教育信息技术、数字化学习、智慧教育、教育资源配置等相关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张子石,1973年出生,教育技术学研究员,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兼任“广东高校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和教育信息化研究。主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横向课题6项。在《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杂志》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广东省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湛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开展未来教育空间站教育技术系列专利申报工作,获得13项专利授权。

本书特色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已经从1.0时代向2.0时代转变,教室的发展也已经从传统教室到电子教室再到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智慧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充分体现了智慧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特别是运用网真技术构建而成的网真教室,能够将远程课堂全景逼真交互共享于眼前,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教学、高校课堂教学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城市课堂教学与农村课堂教学、普通教育教学与继续教育教学在实践、空间、内容及方式四个维度的融合,真正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目录

第一章区域未来教育空间与教育深度融合1

第一节区域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1

一、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非常不均衡的问题/1

二、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2

三、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问题/2

第二节区域教育信息化问题的解决方法/3

一、建立网络学习空间,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实现基础

教育均衡发展/3

二、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信息技术与

教育深度融合/4

三、建立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教育职前培养

与职后培训一体化/5

第三节未来教育空间站的融合与创新/5

一、未来教育空间站的组成/6

二、未来教育空间站实践的效果与反思/8

第二章教育空间和教室10

第一节教育空间/10

一、原始社会的自然教育空间/11

二、近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空间/13

三、信息社会的网络教育空间/18

四、学校教育空间的变革/23

第二节教室/35

一、教室的发展历史/35

二、我国教室存在的问题/41

三、我国教室的设计优化/43

第三章智慧教室47

第一节智慧教室概述/47

一、智慧教室的起源/48

二、智慧教室的概念/49

三、智慧教室的设计理念/51

第二节智慧教室的特点/53

一、智能化/54

二、互动性/54

三、人性化/55

四、环保性/55

五、个性化/56

第三节智慧教室建设规范/56

一、智慧教室的建设目标/57

二、智慧教室的建设原则/58

三、智慧教室的建设内容/60

·目录·第四章网真教室的设计73

第一节网真技术简述/73

一、网真的概念/73

二、网真技术系统的特性/74

第二节网真技术在网真教室中的应用——网真教室/75

一、网真教室概念的提出/76

二、网真教室的关键技术/77

三、网真教室体系结构/79

四、网真教室的设计与实现/80

第三节网真教室的教学应用与核心价值/84

一、网真教室与智慧教室的关系/84

二、网真教室教学应用模型的构建/88

三、网真教室信息传播模式/89

四、网真教室的核心价值/91

第五章网真教室对教学模式的影响95

第一节网真教室对教学环境的影响/95

一、教学环境/96

二、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环境/98

三、教学环境变化与教学模式创新/101

第二节网真教室对教学媒体的影响/104

一、教学媒体/104

二、网真教室环境下的教学媒体/106

三、教学媒体变化与教学模式创新/107

第六章网真教师技能实训中心110

第一节网真教师技能实训中心规划与设计/110

一、网真教师技能实训中心规划/110

二、网真教师技能实训中心设计/114

第二节网真教师技能实训中心基础支撑平台建设/120

一、管理一体化平台/121

二、电子虚拟卡管理平台/122

三、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平台/122

第三节网真教师技能实训中心综合管理平台建设/125

一、综合管理平台需求分析/125

二、综合管理平台中央控制解决方案/126

三、综合管理平台可视化云管理解决方案/128

第四节网真教师技能实训中心实训空间建设/130

一、数字化三笔字实训室建设/130

二、智慧学习体验空间建设/132

第七章网真互动云课堂137

第一节网真互动云课堂总体规划/138

一、网真互动云课堂设计原则/138

二、网真互动云课堂互动系统设计/139

三、网真互动云课堂的优势/140

第二节网真互动云课堂的设计与实现/142

一、网真互动云课堂设计思路/142

二、网真互动云课堂的设计实现/143

第八章网真课堂教育资源共建共享150

第一节网真课堂教育资源总体规划/150

一、网真课堂教育资源建设原则/150

二、网真课堂教育资源建设目标/151

三、网真课堂教育资源建设效果/152

第二节网真课堂教育资源共享平台/154

一、数字家校/154

二、校本资源共建/157

参考文献159

后记165

节选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育信息化已经从1.0时代向2.0时代转变,从重点关注量变向重点关注质变转变,从强调应用驱动、融合发展向注重创新引领、生态变革转变。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演进,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推动师生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以及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第一的基本素质。グ樗娼逃信息化的全面提速,教室是开展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场所并构成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重新构建教室环境、创建适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新型教室环境是一种必然趋势。教室的发展已经从传统教室到电子教室再到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智慧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充分体现了智慧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深入推进“三全、两高、一大”建设与应用,抓好智慧课堂、同步课堂、名师工作室、课程社区、探究性学习探索实践,把推进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应用,促进融合创新,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岭南师范学院未来教育空间站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中心,服务于粤西地区各县、市、区中小学校,覆盖学校各教育实习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辐射全体Internet用户的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教学、高校课堂教学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城市课堂教学与农村课堂教学、普通教育教学与继续教育教学在实践、空间、内容及方式四个维度上的融合,建成国内先进、广东领先的服务师范生培训和在职教师培训的现代教师专业发展平台。ネ真教室是未来教育空间站中极为重要的应用之一。网真教室以网真交互技术为支撑,实现高校课堂与中小学课堂无缝连接,将远程课堂全景逼真交互共享于眼前,使高校课堂与中小学课堂、传统课堂与远程课堂、城市课堂与农村课堂、普通教育课堂与继续教育课堂合而为一,构建教育领域急需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网络共同体环境,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协同教育和教育公平。网真教室能够记录师生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够采集学习者与网络空间学习系统的交互数据,分析、构建学习者知识模型,然后通过自动或人工反馈,为学习者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通过对学习者在网络空间学习系统中的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探索在线学习系统中学习组件的功能、在线教学策略与学习者学习结果的相互关系,进而实现对在线学习系统的评估,最终实现学习者自适应和个性化学习环境构建。网真教室可以把城市教室和农村教室连接起来,城市优秀教师不必亲临农村学校支教,在原来的学校也可以给农村的学生远程上课,实现城市优秀教师课堂向农村偏远地区学校课堂实时推送。网真教室可以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城乡共享,是实现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的新途径。オオ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网真教室的设计与教学模式研究/未来教育空间站研究丛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5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