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

封面

作者:肖湘雄著

页数:315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0102287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 15BZZ053) 研究成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关系到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本选题的创新点在于: 第一, 提出了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机制的立足点及价值取向 ; 第二, 提出了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机制的治理目标、治理原则 ; 第三, 提出了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机制的治理主体及其职责 ; 第四, 提出了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的七大机制 ; 第五, 构建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机制运行的评估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

肖湘雄,男,汉族,1973年生,湖南邵阳人,中共党员,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MPA教育中心副主任,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理事。1992年至1996年在湖南师范大学本科,2001年至2004年在湘潭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领域:毛泽东创新思维、人才战略与政策、健康管理与政策。在香港中文大学China Research Papers Online、《卫生经济研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科学管理研究》《国际经贸探索》《华东经济管理》《商业研究》《生态经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CSSCI收录期刊20多篇)。近年来主持部级、省级、地厅级科研项目8项,参与科研项目近20项,出版专著2部,合著4部。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的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食用农产品的特点
第三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的内涵与功能
第四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的基本理论
第五节 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三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管理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1985-1994年)
第二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管理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5-2000年)
第三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阶段(“十五”时期:2001-2005年)
第四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阶段(“十一五”至“十二五”初中期:2006-2013年11月)
第五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2013年11月至今)
第四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治理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治理状况
第二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第三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做法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做法
第二节 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概述与做法
第三节 国内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国内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启示
第六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的主体及职责
第二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机制构建的原则
第三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机制构建的目标
第四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机制构建的内容
第七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评估指标体系
第一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第二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与筛选
第三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四节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评析
第八章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治理机制运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一节 运行风险分析
第二节 风险防范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52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