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世超 著
页数:3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242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野问题入手,清理了中国古代早期文明逐步摆脱氏族制羁绊的成长轨迹,认为西周的国、野关系是在两种族团间结成的服役关系,国、野制度和指定服役制度是西周的两大基本制度。经春秋至战国,国、野对立渐渐消失,指定服役让位于履亩而税和按乘丘出兵赋,中国由此才完成了早期国家向领土国家的转变。
作者简介
赵世超,1946年生,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88年在四川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徐中舒先生。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省社科联名誉主席。专业方向为先秦史,除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外,出版有《瓦缶集》《中西早期历史比较研究》《春秋史谭》《历史人物评传选》等。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国和野
第二章 国人和野人
第一节 国中居民成分辨析
第二节 野中居民成分概述
第三节 国人和野人
第三章 西周国人、野人的基本状况和相互关系(上)
第一节 政治关系、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并存
第二节 以家族为单位的集体劳动仍很普遍
第三节 私有制发展不完备
第四节 用不断扩大“服”的办法统治国和野
第五节 国野关系的特征
第四章 西周国人、野人的基本状况和相互关系(下)
第一节 生产工具的总体观察
第二节 复杂的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的数量和质量
第五章 春秋时期国野状况的变化
第一节 生产发展状况概观
第二节 辟土服远浪潮和各国都的建立
第三节 “富族”的成长和所有制关系的变化
第四节 夺位分室与血缘关系同地缘关系的递嬗
第五节 春秋时期的国野关系
第六节 “领土国家”的初步形成和国字含义的变化
第六章 战国时期国野界线的消失
第一节 铁耕时代的到来和国野自然面貌的接近
第二节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国野经济联系的加强
第三节 战国私有制关系的逐步成熟
第四节 家族的解体和人口流动
第五节 国野界线的消失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序二
第一章 国和野
第二章 国人和野人
第一节 国中居民成分辨析
第二节 野中居民成分概述
第三节 国人和野人
第三章 西周国人、野人的基本状况和相互关系(上)
第一节 政治关系、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并存
第二节 以家族为单位的集体劳动仍很普遍
第三节 私有制发展不完备
第四节 用不断扩大“服”的办法统治国和野
第五节 国野关系的特征
第四章 西周国人、野人的基本状况和相互关系(下)
第一节 生产工具的总体观察
第二节 复杂的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的数量和质量
第五章 春秋时期国野状况的变化
第一节 生产发展状况概观
第二节 辟土服远浪潮和各国都的建立
第三节 “富族”的成长和所有制关系的变化
第四节 夺位分室与血缘关系同地缘关系的递嬗
第五节 春秋时期的国野关系
第六节 “领土国家”的初步形成和国字含义的变化
第六章 战国时期国野界线的消失
第一节 铁耕时代的到来和国野自然面貌的接近
第二节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国野经济联系的加强
第三节 战国私有制关系的逐步成熟
第四节 家族的解体和人口流动
第五节 国野界线的消失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