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振贵著
页数:678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11476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此书从戏曲的产生开始论述戏曲与儒学之缘,以宏观视角论述元明清三代戏曲与儒学的关系,并分别从戏曲编演、内容、人物、结构等方面作详细阐述。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观点:儒学基本上不是阻碍而是促进戏曲发展的因素。为儒学和戏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徐振贵,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男,1942年生,1992年评定教授职称,现为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山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专著有《中国古代戏剧统论》、《孔尚任评传》、《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史》、《孔尚任佚文》、《孔尚任全集辑校笺注》等。合著有《红楼梦注释》、《小忽雷传奇校注》、《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等。曾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承担国家古籍整理项目《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和山东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军事文学通史》。
目录
引言“消亡论”与“桎梏说”
第一章 戏曲的产生与儒学
第一节 戏曲与儒学是否有缘
第二节 “儒学桎梏戏曲形成说”之我见
第二章 元代戏曲与儒学
第一节 元代的尊孔崇儒与理学演变
第二节 宋元理学的忠君爱民思想与元杂剧中的清官戏
第三节 宋元理学的理欲观与元杂剧中的婚爱戏
第四节 宋元南戏与理学
第五节 元代戏曲批评与宋元理学
第三章 明代戏曲与儒学
第一节 明代前期戏曲与理学演变的相反
第二节 明代中叶心学的兴起与戏曲的繁荣
第三节 明代末期的儒学演变与戏曲繁荣
第四节 徐渭《四声猿》与明代理学
第五节 汤显祖“临川四梦”与明代理学
第六节 沈璟“属玉堂传奇”与明代理学
第七节 明代戏曲批评与理学
第四章 清代戏曲与儒学
第一节 清代前期戏曲与儒学
第二节 清代前期洪昇《长生殿》与儒家思想
第三节 清代前期孔尚任《桃花扇》与儒家思想
第四节 清代中期的戏曲与儒学
第五节 清代后期的戏曲与儒学
第六节 清代戏曲批评与儒家思想影响
第五章 戏曲编演与儒学
第一节 戏曲编剧的仕隐观与儒家出处哲学
第二节 戏曲演员的德艺与儒家修养
第六章 戏曲内容与儒家思想
第一节 忠君之戏与儒家之忠
第二节 戏中之孝与儒家之孝
第三节 戏中之节与儒家之节
第四节 戏中之义与儒家之义
第七章 戏曲人物与儒学
第一节 戏中才子佳人与儒家思想
第二节 戏中将帅与儒家思想
第三节 戏中清官与儒家思想
第八章 戏曲结构与儒学
第一节 动作流程与儒家思想
第二节 悲喜交替与阴阳之道
第三节 “团圆”收煞与中和思想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第一章 戏曲的产生与儒学
第一节 戏曲与儒学是否有缘
第二节 “儒学桎梏戏曲形成说”之我见
第二章 元代戏曲与儒学
第一节 元代的尊孔崇儒与理学演变
第二节 宋元理学的忠君爱民思想与元杂剧中的清官戏
第三节 宋元理学的理欲观与元杂剧中的婚爱戏
第四节 宋元南戏与理学
第五节 元代戏曲批评与宋元理学
第三章 明代戏曲与儒学
第一节 明代前期戏曲与理学演变的相反
第二节 明代中叶心学的兴起与戏曲的繁荣
第三节 明代末期的儒学演变与戏曲繁荣
第四节 徐渭《四声猿》与明代理学
第五节 汤显祖“临川四梦”与明代理学
第六节 沈璟“属玉堂传奇”与明代理学
第七节 明代戏曲批评与理学
第四章 清代戏曲与儒学
第一节 清代前期戏曲与儒学
第二节 清代前期洪昇《长生殿》与儒家思想
第三节 清代前期孔尚任《桃花扇》与儒家思想
第四节 清代中期的戏曲与儒学
第五节 清代后期的戏曲与儒学
第六节 清代戏曲批评与儒家思想影响
第五章 戏曲编演与儒学
第一节 戏曲编剧的仕隐观与儒家出处哲学
第二节 戏曲演员的德艺与儒家修养
第六章 戏曲内容与儒家思想
第一节 忠君之戏与儒家之忠
第二节 戏中之孝与儒家之孝
第三节 戏中之节与儒家之节
第四节 戏中之义与儒家之义
第七章 戏曲人物与儒学
第一节 戏中才子佳人与儒家思想
第二节 戏中将帅与儒家思想
第三节 戏中清官与儒家思想
第八章 戏曲结构与儒学
第一节 动作流程与儒家思想
第二节 悲喜交替与阴阳之道
第三节 “团圆”收煞与中和思想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