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卢锦珍著
页数:238页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82684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美国的国情与我国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教育管理上更有着不同的传统方式。我国属于中央集权制,全国上下有较为统一的政策;而美国是地方分权制,教育是各州和地方的事务,各州和地方出台的教育法律也不少。不过,众所周知的是,各国的教育管理的集中与分权越来越走向融合,美国作为教育分权管理的重要代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也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逐步出台联邦层面的教育法律,且这种趋势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愈加明显。这为我们从国家层面进行两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比较提供了可能。因此,为了研究的便利,本研究主要以美国联邦层面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为对象,各州和地方的政策主要是在政策实施中有所涉及。
作者简介
卢锦珍,女,广西扶绥县人,比较教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于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主讲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政策、教育基本理论等。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十多项国家、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在《教师教育研究》《加拿大社会科学》等国内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及国外期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1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论文被国际检索收录;已合著出版的著作5部。
目录
一、选题缘由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诉求
(二)我国农村教师补充面临的挑战
(三)深化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相关理论的需要
(四)个人的研究兴趣与经历
二、概念界定
(一)农村
(二)教师补充
(三)政策
(四)激励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关于农村教育地位、农村教育政策与农村教师补充问题的解决
(二)关于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历史发展脉络的研究
(三)关于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现状及特点的研究
(四)关于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效果的研究
(五)关于教师补充中教师对激励类型选择偏好的研究
(六)关于农村教师补充特殊个案的研究
(七)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围界定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动因
第一节 政策出台的背景
一、美国面临的国际挑战
二、美国面临的国内矛盾
第二节 政策出台的动因
一、美国农村教师配置问题
二、美国农村教师补充问题
第二章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价值取向、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关注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二、关注农村教师教学有效性提升
第二节 政策的目标
一、优化农村教师队伍
二、提高农村学生成绩
第三节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内容
一、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主要文本
二、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内容分析
第三章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实施
第一节 政策实施的主体与对象
一、政策实施的主体
二、政策实施的对象
第二节 政策实施的策略
一、财政激励策略
二、非财政激励策略
第三节 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一、政策运行机制
二、经费保障机制
第四节 农村教师补充的典型项目分析
一、北卡罗来纳州“教学研究员计划
二、弗吉尼亚州”家乡教师“项目
三、”为美国而教“( TFA)项目
第四章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效果
第一节 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和依据
一、评价的内容
二、评价的依据
第二节 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
一、政策的成效
二、问题与局限
第三节 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激励类型:财政激励与非财政激励的比较
二、利益博弈:货币补偿与非货币补偿的综合效应
三、政策运作:具体项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流程
四、政策对象:不同特点的教师对激励类型的选择偏好
第五章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经验与问题
一、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成功经验
二、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不足
第二节 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反思
一、思想认识滞后:农村教师补偿额度低
二、责任意识欠缺:教师补充合力未形成
三、选拔条件过宽:应聘者职业匹配受轻视
四、招聘范围过窄:教师来源相对单
第三节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中美两国农村教师补充问题的相似性
二、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探索的先行性
三、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成效的积极性
第四节 完善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建议
一、正视差异,关注补偿
二、明确职责,多方联动
三、强调职业匹配,重视环境适应
四、扩大目标人群,拓宽教师来源
五、保障专业发展,提升职业效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人物、机构名称、专业术语、法案和报告的英汉对照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