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姜咸彪主编
页数:119页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91491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食品专业打造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实验教材, 该门课程包括食品物理特性测定、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食品中添加剂含量的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测定等。
作者简介
姜咸彪,男,1975年1月出生,汉族,福建武夷山人,2000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1月入党,健康状况良好,硕士,高级工程师、评茶师,现为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本书特色
《食品分析实验》是为食品专业打造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实验教材,该门课程包括食品物理特性测定、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食品中添加剂含量的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和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测定等。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分析实验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对学生的综合食品分析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目录
模块一 基础检测
实验一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常压干燥法)
实验二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快速测定法)
实验三 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定
实验四 食品中总灰分的测定
实验五 食品中钙的测定(EDTA滴定法)
实验六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实验七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pH电位法)
实验八 食品中挥发酸的测定
实验九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索氏抽提法)
实验十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实验十一 食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比色法)
实验十二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实验十三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
实验十四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
实验十五 食品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六 食品中超氧化歧化酶活性的测定(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模块二 现代仪器分析
实验十七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泉水中镁的含量
实验十八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六六六、滴滴涕含量
实验十九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合成色素的含量
实验二十 离子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二十一 质构仪法对面条品质的评价
模块三 感官评价
实验二十二 香精香料和基本风味物质的感官评价(味觉和嗅觉基本识别能力测定实验)
实验二十三 乳制品的感官评价(液体奶风味的三点检验法实验)
实验二十四 焙烤制品感官评价(饼干的偏爱度排序实验)
实验二十五 仿生制品的感官评价(素火腿的描述性感官评价实验)
实验二十六 软饮料的感官评价(矿泉水的风味剖析实验)
实验二十七 肉制品的感官评价(肉汤的基本感官实验)
附录
附录1 实验室规则
附录2 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
附录3 课程学习方法
附录4 实验报告作业模版
附录5 几种常用试剂的标定
附录6 常用洗涤液的配制
附录7 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
参考文献
实验一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常压干燥法)
实验二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快速测定法)
实验三 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定
实验四 食品中总灰分的测定
实验五 食品中钙的测定(EDTA滴定法)
实验六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实验七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pH电位法)
实验八 食品中挥发酸的测定
实验九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索氏抽提法)
实验十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实验十一 食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比色法)
实验十二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实验十三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
实验十四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
实验十五 食品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六 食品中超氧化歧化酶活性的测定(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模块二 现代仪器分析
实验十七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泉水中镁的含量
实验十八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六六六、滴滴涕含量
实验十九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合成色素的含量
实验二十 离子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二十一 质构仪法对面条品质的评价
模块三 感官评价
实验二十二 香精香料和基本风味物质的感官评价(味觉和嗅觉基本识别能力测定实验)
实验二十三 乳制品的感官评价(液体奶风味的三点检验法实验)
实验二十四 焙烤制品感官评价(饼干的偏爱度排序实验)
实验二十五 仿生制品的感官评价(素火腿的描述性感官评价实验)
实验二十六 软饮料的感官评价(矿泉水的风味剖析实验)
实验二十七 肉制品的感官评价(肉汤的基本感官实验)
附录
附录1 实验室规则
附录2 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
附录3 课程学习方法
附录4 实验报告作业模版
附录5 几种常用试剂的标定
附录6 常用洗涤液的配制
附录7 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