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范以锦
页数:236页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68285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稿以年度精心划分,按照传媒事件回顾和点晴之笔关键词,从实地观察和实时的透视归纳2008年至2018年十年间发生在中国的传媒事件。书稿内容包括中央关于传媒工作的重要部署、决策,也包括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与传媒相关的社会事件,逐一点评事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书末附“结束语”,回顾转型提出“新观念新技术并举”的观点。
作者简介
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方日报社总编辑、社长、高级记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第六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第八届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证书,2011年获颁“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2012年获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2017年获第五届范敬宜新闻教育良师奖。
本书特色
2008年至2018年,是中国传媒业融合转型的重要时期。本书以年份为纲,对其间重要的传媒事件进行回顾与评析,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作者以多年媒体从业者及学界研究者的双面视角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能对未来传媒行业发展的方向发挥较具价值的引导作用。
目录
总序
“老范看传媒”三部曲总序
前言
2008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汶川地震开放性报道颠覆过时的“负面报道”概念
透视之二:信息不公开,付出的代价更大
2009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媒体报道与政府权力的关系分析
——以“躲猫猫”事件为例
透视之二:权威媒体在和谣言博弈中如何胜出?
——河南“钴60事件”的启示
透视之三:“舆论与权力”博弈的冷思考
——从邓玉娇案说开去
2010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媒体面对的“最后的距离”
——“校园杀童案”新闻报道引发的思考
透视之二:流言≠谣言
——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
2011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微博“自我净化”功能的利用和提升
透视之二:“串联”多事件报道要防止“捆绑”中的负效应
——对“钥匙串”传播形态的思考
2012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官博”为何冰火两重天
透视之二:“贴近”社会现实须做足社会“语境”表达的功夫
2013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如何履行监督职能:良好社会责任与专业精神
透视之二:热点事件小心求证,网络信息谨慎“转发”
透视之三:新闻媒体的“天职”与“不可为”
——评析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的中国媒体报道
2014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纸媒休刊并非个案,务必完善退出机制
——从《新闻晚报》休刊说开去
透视之二:纸媒核心竞争力重构的思考
透视之三:传统媒体转型艰难,但势在必行
透视之四:以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做强媒体
2015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用户体验”引爆《智取威虎山》
透视之二:媒体智库:因时而动,也应顺势而为
透视之三:破解传统媒体“小而微”困局,大传播中大有作为
2016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内容型报人应毫不动摇专注内容生产
透视之二:转型新媒体传播平台后的内容变现分析
2017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打造主流网红,强化新型媒体平台影响力
透视之二:新环境下都市报市场化道路的思考
透视之三:传统媒体:为何还要坚守?如何坚守?
2018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2017–2018年:众媒时代到智媒时代的大跨越
透视之二:智媒时代: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媒体?
结语
回顾转型:新观念新技术并举布局未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老范看传媒”三部曲总序
前言
2008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汶川地震开放性报道颠覆过时的“负面报道”概念
透视之二:信息不公开,付出的代价更大
2009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媒体报道与政府权力的关系分析
——以“躲猫猫”事件为例
透视之二:权威媒体在和谣言博弈中如何胜出?
——河南“钴60事件”的启示
透视之三:“舆论与权力”博弈的冷思考
——从邓玉娇案说开去
2010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媒体面对的“最后的距离”
——“校园杀童案”新闻报道引发的思考
透视之二:流言≠谣言
——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流言传播
2011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微博“自我净化”功能的利用和提升
透视之二:“串联”多事件报道要防止“捆绑”中的负效应
——对“钥匙串”传播形态的思考
2012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官博”为何冰火两重天
透视之二:“贴近”社会现实须做足社会“语境”表达的功夫
2013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如何履行监督职能:良好社会责任与专业精神
透视之二:热点事件小心求证,网络信息谨慎“转发”
透视之三:新闻媒体的“天职”与“不可为”
——评析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的中国媒体报道
2014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纸媒休刊并非个案,务必完善退出机制
——从《新闻晚报》休刊说开去
透视之二:纸媒核心竞争力重构的思考
透视之三:传统媒体转型艰难,但势在必行
透视之四:以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做强媒体
2015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用户体验”引爆《智取威虎山》
透视之二:媒体智库:因时而动,也应顺势而为
透视之三:破解传统媒体“小而微”困局,大传播中大有作为
2016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内容型报人应毫不动摇专注内容生产
透视之二:转型新媒体传播平台后的内容变现分析
2017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打造主流网红,强化新型媒体平台影响力
透视之二:新环境下都市报市场化道路的思考
透视之三:传统媒体:为何还要坚守?如何坚守?
2018年
年度重大传媒事件
传媒事件透视
透视之一:2017–2018年:众媒时代到智媒时代的大跨越
透视之二:智媒时代: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媒体?
结语
回顾转型:新观念新技术并举布局未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