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彭佳汤黎
页数:170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68283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生态与修辞:符号意义论》一书共分符号的指示性、文化的标出性及符号修辞论、生态艺术论四章,以基本的符号意义机制为起点,论及符号的指示性,并对文化的“标出性”概念做了系统的分析讨论,进而在深层次上探寻文化符号与生物符号的互动关系,从跨学科的角度将二者融通而论,揭示了二者的符号意义,并将分属自然与文化的两个议题在符号学的视阈中得以统一。
作者简介
彭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符号学、艺术批评。在《哲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等A&HCI、CSSCI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3部。 汤黎,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副研究员,文学博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独立或以首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10余篇,其中CSSCI刊物11篇,出版专著1部。
本书特色
本书聚焦符号学这一“意义形式之学”,关注人在以自我为主体的世界如何以模塑为基础,建立起与其他生命体共构的符号意义世界。本书属于基础研究范畴,对文化的意义生产机制和艺术的美感、修辞模式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符号意义学的基本问题,观察作为符号活动主体的人如何通过符号的映现、再现和传播,建构出富有文化和艺术色彩的文本自然世界,呈现对生命意义的想象与表达,可为生态符号学、生物艺术等学科的融合发展铺垫理论基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符号的指示性
第一节 论先验意识的指示性框架及作为第二性的指示性
第二节 指示性范畴论
第二章 文化“标出性”
第一节 标出性分层
第二节 标出性变动
第三节 文化标出性与格雷马斯方阵
第四节 标出性的对话主义本体
第三章 生态艺术论
第一节 试论艺术与“前艺术”:生物符号连续论
第二节 从符号学论艺术之生理基础
第三节 苔藓作为象征:一个美学传统的生成
第四章 符号修辞论
第一节 论隐喻一转喻的双重机制:符号学透视
第二节 转喻作为自然修辞的基本符号机制
第三节 动物表演的修辞与模式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