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31388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从整体上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强化了中国特色。各学科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成就,同时,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二是突出了时代特征。各学科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特别重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体现了国际视野。各学科在课程理念、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评价、课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国国情,又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作者简介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组织编写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组 编 写 主 编 韩 震 朱明光 韩震: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第五届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西方哲学史》首席专家,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主编。曾入选北京市“跨世纪青年理论工作者百人工程”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事部等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人选。 朱明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材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研究会思想政治课专业委员会主任,《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本书特色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从整体上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强化了中国特色。各学科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成就,同时,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二是突出了时代特征。各学科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特别重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体现了国际视野。各学科在课程理念、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评价、课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国国情,又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目录
第一章 世界性课题:课程设置的意义与借鉴
第一节 为什么坚持开设历史与社会课程
第二节 同类课程的国际比较
第二章 探索的旅程:改革实验的回顾与总结
第一节 课程改革之前:我国中小学开设社会科综合课程的经验
第二节 课程改革以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实施
第三章 直面挑战:突出问题的梳理与思考
第一节 来自观念层面的挑战
第二节 来自操作层面的挑战
第四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课程标准的修订
第一节 修订工作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修订工作的整体思路和重要举措
第三节 回应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
下篇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第五章 “前言”解读
第一节 导语
第二节 课程性质:这是一门什么课
第三节 课程理念:我们追求什么
第四节 课程设计思路:框架分析
第六章 “课程目标”释义
第一节 呈现方式
第二节 要点释义
第七章 “课程内容”解析
第一节 呈现方式
第二节 内容目标释义
第八章 “实施建议”指要
第一节 教学建议
第二节 评价建议
第三节 教材编写建议
第四节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展望
第一节 深化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优化教学实践的经验
第三节 强化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