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学物理课程中科学解释学习进阶及其教学应用

封面

作者:姚建欣

页数:286页

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435872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对科学解释学习进阶的研究思路、方法、过程和阶段成果。基于科学哲学领域的理论,提出了科学解释培养的PTDR框架,确立了科学解释学习进阶的二维进阶模式及其进阶变量——语言结构的完善度和要素水平。该书研究植根于“整合发展”这个21世纪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研究通过学习进阶的建构来规划纵向的发展,随后在教学中整合应用两个学习进阶,促进科学理解与实践能力的协同进步。选择能量概念和解释能力作为研究载体,有助于在未来对更高层次的整合有所探索。

作者简介

姚建欣,博士,副研究员,现任职于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材处,主要从事物理教育、科学教育和课程教材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科教课题三项,深度参与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研制等决策支撑工作,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先后在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教育学报》、《课程·教材·教法》等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次赴华盛顿、赫尔辛基、东京等地参加美国教育学会(AERA)、欧洲科学教育学会(ESERA)等年会并进行分会场报告。获东亚科学教育学会(EASE)“青年学者奖”“杰出论文奖”、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奖励。

本书特色

《中学物理课程中科学解释学习进阶及其教学应用》属《中国物理教育研究丛书》之一,介绍了学习进阶研究领域在学生能力发展方面的新进展。聚焦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解释能力这一重要议题,以科学教育的观察和科学哲学的研讨为根基,提出了面向解释能力培养的科学解释“现象—理论—资料-推理”框架,以教育测量和教学实验的实证为依据,建构了科学解释的学习进阶。并在整合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进阶教学研究,设计具体教学案例,提出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目录

第一章 科学解释培养的现状
第一节 传统科学课堂中的解释活动
一、学生的解释表现
二、教师的解释表现
三、反思传统的培养方式
第二节 新兴的培养方式与培养框架
一、显化培养
二、“论断—证据—推理”框架(CER框架)
第三节 现状小结
第二章 哲学中的科学解释
第一节 经典的科学解释模型
一、演绎—律则模型
二、基于统计的科学解释模型
第二节 科学解释理论的发展
一、因果—机制模型
二、统整解释观
三、语用解释观
第三节 基于哲学理论的探讨
一、科学解释哲学理论的教育启示
二、从哲学的视角反思教育中的科学解释
第三章 学习进阶及其新进展
第一节 学习进阶研究概述
一、学习进阶的研究源起
二、学习进阶的研究基础
三、学习进阶的定义与内涵
四、学习进阶的研究模式
五、学习进阶的呈现
第二节 学习进阶的应用
一、应用学习进阶于课程规划
二、应用学习进阶于测评开发
三、应用学习进阶于教学实践
第三节 进阶研究的发展变化
一、进阶变量的发展
二、整合进阶的提出
三、对学习进阶研究范式的讨论
第四章 学生科学解释的初步实证分析
第一节 理论框架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二、被试及测试安排
三、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启示
一、数据分析结果
二、讨论与启示
第五章 科学解释的学习进阶
第一节 理论探讨
一、CER框架的“两朵乌云”
二、厘定科学解释的概念本体
三、科学解释的精致化路径
第二节 PTDR框架及其进阶假设
一、科学解释培养的PTDR框架
二、基于PTDR框架的进阶假设
三、基于进阶假设的研究预设
第三节 解释进阶的实证测评
一、研究设计
二、数据分析
三、讨论与启示
第六章 基于进阶的教学研究
第一节 教学预备
一、教学预备的整体流程
二、学情分析与进阶分析
三、学习过程路线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设计思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变量
四、研究过程
第三节 研究工具与分析方法
一、测试工具
二、教学观察框架
第四节 研究结果
一、教学观察
二、能量理解表现
三、科学解释表现
四、能量理解与科学解释的共变
五、学生的进阶发展
第五节 讨论、反思和结论
第七章 科学解释教学的设计案例
第一节 案例一:初中“机械能”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二、动能教学
三、重力势能教学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
五、设计小结与反思
第二节 案例二:初中“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二、核心知识教学
三、课堂小结
四、工作单作答的参考示例
五、设计小结与反思
第三节 案例三:高中“光的本质”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二、“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初交锋
三、“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再交锋
四、“微粒说”与“波动说”的调和与统一
五、设计小结与反思
第八章 建议、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课程教材中解释能力培养的设计建议
第二节 对促进整合发展的反思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科学解释进阶测试
附录2 教学实验研究中的前、后测试题
附录3 教学观察部分原始数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学物理课程中科学解释学习进阶及其教学应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6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