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汉语个字构式的隐性量及其类型学研究/语言服务书系.汉语本体研究

封面

作者:周清艳

页数:187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68282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以“个”字构式为窗口揭示隐性量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制约作用和制约机制,并进一步从类型学角度探索汉语隐性量的表达特点。 隐性量在汉语句法结构中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相对于隐性量而言,由于其形式的隐蔽较少受到学界关注。汉语中“个”构式的研究大都比较零散,选取“隐性量”这一角度的研究能从整体上对一系列“个”字构式的句法语义问题进行集中统一的关照和解释。

作者简介

周清艳,广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博士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兴趣为认知语言学与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等。近年来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以“个”字构式为窗口揭示隐性量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制约作用和制约机制,并进一步从类型学角度探索汉语隐性量的表达特点。隐性量在汉语句法结构中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相对于隐性量而言,由于其形式的隐蔽较少受到学界关注。汉语中“个”构式的研究大都比较零散,选取“隐性量”这一角度的研究能从整体上对一系列“个”字构式的句法语义问题进行集中统一的关照和解释。本书选取“V个N”“V个VP”“整个一个X”“那叫一个X”等构式全面描述隐性量相关的句法语义互动现象,从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角度阐释各构式隐性量意义形成动因和机制,深层剖析“个”与隐性量构式间的互动关系,最后在跨语言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汉语在隐性量表达上所具有的共性及个性点。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角度和理论背景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语料来源
2 隐性量范畴和“个”结构的研究综述
2.1 量范畴和隐性量研究综述
2.2 “个”的研究综述
3 “V个N”结构的语义分化与“量”的表达
3.1 引言
3.2 “V个N”结构的语义分化
3.3 “V个N”结构语义分化的形式区分
3.4 “V个N”结构不同语义之间的内部联系
3.5 小结
4 “V个N”构式(S2)的隐性量表达(一)——特殊动量
4.1 S2的形成条件—与S,比较
4.2 特殊“V个N”构式的意义理解
4.3 S2出现的句类环境
4.4 S2产生的动因和机制
4.5 小结
5 “v个N”构式(S)的隐性量表达(二)——价值小量
5.1 引言
5.2 S.出现的句法环境
5.3 s,隐性量意义的具体体现
5.4 S,的形成动因
5.5 小结
6 “V个VP”构式(S4)的隐性量表达—主观异态量
6.1 引言
6.2 S4的隐性量特征
6.3 “VC”(以下简称A式)、“V得VP”(以下简称B式)与
个VP”(以下简称C式)的区别
6.4 构式形成动因和机制
6.5 小结
7 “(X)整个一个Y”构式(S3)的隐性量表达—极限程度

7.1 引言
7.2 构式隐性量句法语义特征
7.3 构式适切语境与语用功能
7.4 构式形成动因和机制
7.5 小结
8 “那叫一个X”构式(S。)的隐性量表达—高程度量
8.1 引言
8.2 “那叫一个X”的来源
8.3 “那叫X”结构语法化历程
8.4 “那叫X”形成动因及其认知解释
8.5 小结
9 “个”字构式的类型学考察
9.1 引言
9.2 方言中“个”的隐性量表达方式和手段
9.3 其他语言隐性量表达的类型学特征
9.4 小结
10 结语
10.1 基本结论和创新之处
10.2 理论启示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汉语个字构式的隐性量及其类型学研究/语言服务书系.汉语本体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20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