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委婉语解读的社会:认知语用学研究/语用学学人文库

封面

作者:邓兆红

页数:217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68267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研究属于话语理解的研究范畴,聚焦动态语境中的委婉语解读,从社会—认知语用视角提出分析框架,梳理委婉语的解读结果、解读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委婉语解读的因素有记忆知识、当前交际情境和上下文。解读的路径呈现出三种范式:不经过情境评估的单线条直接通达模式、经过情境评估的双线条通达模式以及不完整解读模式。本研究能够帮助交际者更加有效地通过委婉语建构人际意义,并对其他相关话语现象的研究具有启示。

作者简介

邓兆红,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语用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完成省、厅级课题4项,参研教育部、省级课题4项,参编专著、教材4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收录期刊5篇。先后获得安徽省教坛新秀、安徽科技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安徽科技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本书特色

本研究属于话语理解的研究范畴,聚焦动态语境中的委婉语解读,从社会—认知语用视角提出分析框架,梳理委婉语的解读结果、解读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委婉语解读的因素有记忆知识、当前交际情境和上下文。解读的路径呈现出三种范式:不经过情境评估的单线条直接通达模式、经过情境评估的双线条通达模式以及不完整解读模式。本研究能够帮助交际者更加有效地通过委婉语建构人际意义,并对其他相关话语现象的研究具有启示。

目录

总序

前言
缩略语说明
有声思维转录符号说明
语料标注代码说明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全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术语界定
2.2 委婉语的相关研究现状
2.3 相关研究评价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
3.2 社会一认知语用模式的核心概念
3.4 基于社会一认知语用学的委婉语解读分析框架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调查对象
4.3 语料来源
4.4 数据收集
4.5 数据分析

第五章 委婉语的解读结果
5.1 委婉语解读结果的总体情况
5.2 委婉语与语境匹配的意义解读
5.3 委婉语与语境失匹配的意义解读
5.4 委婉语意义和效果的匹配与失匹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委婉语准确解读的路径分析
6.1 委婉语解读的准确与偏离
6.2 促成委婉语准确解读的因素
6.3 委婉语准确解读的路径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委婉语偏离解读的原因分析
7.1 解读偏离的委婉语及其影响因素
7.2 记忆知识导致的偏离
7.3 上下文/当前交际情境信息解读导致的偏离
7.4 上下文/当前交际情境信息不足导致的偏离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8.2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8.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委婉语解读的社会:认知语用学研究/语用学学人文库》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7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