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步军
页数:76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16409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从全国19个省(区、市)征集样品813份,其中,冬小麦734份,品种211个;春小麦79份,品种27个。样品分布涵盖了我国三大小麦品质区、10个品质亚区,其中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图1.1.1-①)以白麦为主,样品34份,品种16个,来自21个县(区、市);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图1.1.1-②)以白麦为主,样品249份,品种67个,来自112个县(区、市);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图1.1.1-③)以白麦为主,样品217份,品种69个,来自94个县(区、市);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图1.1.1-④)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1份,品种36个,来自52个县(区、市);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云贵高原麦区(图1.1.1-⑤、⑥)以白麦为主,样品105份,品种52个,来自74个县(区、市);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图1.1.1-⑦、⑧、⑨、⑩)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7份,品种39个,来自54个县(区、市、旗)。2013年从全国19个省(区、市)征集样品813份,其中,冬小麦734份,品种211个;春小麦79份,品种27个。样品分布涵盖了我国三大小麦品质区、10个品质亚区,其中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图1.1.1-①)以白麦为主,样品34份,品种16个,来自21个县(区、市);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图1.1.1-②)以白麦为主,样品249份,品种67个,来自112个县(区、市);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图1.1.1-③)以白麦为主,样品217份,品种69个,来自94个县(区、市);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图1.1.1-④)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1份,品种36个,来自52个县(区、市);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云贵高原麦区(图1.1.1-⑤、⑥)以白麦为主,样品105份,品种52个,来自74个县(区、市);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图1.1.1-⑦、⑧、⑨、⑩)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7份,品种39个,来自54个县(区、市、旗)。2013年从全国19个省(区、市)征集样品813份,其中,冬小麦734份,品种211个;春小麦79份,品种27个。样品分布涵盖了我国三大小麦品质区、10个品质亚区,其中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图1.1.1-①)以白麦为主,样品34份,品种16个,来自21个县(区、市);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图1.1.1-②)以白麦为主,样品249份,品种67个,来自112个县(区、市);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图1.1.1-③)以白麦为主,样品217份,品种69个,来自94个县(区、市);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图1.1.1-④)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1份,品种36个,来自52个县(区、市);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云贵高原麦区(图1.1.1-⑤、⑥)以白麦为主,样品105份,品种52个,来自74个县(区、市);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图1.1.1-⑦、⑧、⑨、⑩)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7份,品种39个,来自54个县(区、市、旗)。2013年从全国19个省(区、市)征集样品813份,其中,冬小麦734份,品种211个;春小麦79份,品种27个。样品分布涵盖了我国三大小麦品质区、10个品质亚区,其中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图1.1.1-①)以白麦为主,样品34份,品种16个,来自21个县(区、市);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图1.1.1-②)以白麦为主,样品249份,品种67个,来自112个县(区、市);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图1.1.1-③)以白麦为主,样品217份,品种69个,来自94个县(区、市);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图1.1.1-④)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1份,品种36个,来自52个县(区、市);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云贵高原麦区(图1.1.1-⑤、⑥)以白麦为主,样品105份,品种52个,来自74个县(区、市);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图1.1.1-⑦、⑧、⑨、⑩)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7份,品种39个,来自54个县(区、市、旗)。
作者简介
作者为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角度植检测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育种、生理生化、遗传分子学和多学科生物资源收集与贮藏等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在该领域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的嘉奖和表彰,发表多部专著以及数十篇学术论文。
本书特色
从全国19个省(区、市)征集样品813份,其中,冬小麦734份,品种211个;春小麦79份,品种27个。样品分布涵盖了我国三大小麦品质区、10个品质亚区,其中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图1.1.1-①)以白麦为主,样品34份,品种16个,来自21个县(区、市);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图1.1.1-②)以白麦为主,样品249份,品种67个,来自112个县(区、市);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图1.1.1-③)以白麦为主,样品217份,品种69个,来自94个县(区、市);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图1.1.1-④)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1份,品种36个,来自52个县(区、市);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云贵高原麦区(图1.1.1-⑤、⑥)以白麦为主,样品105份,品种52个,来自74个县(区、市);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图1.1.1-⑦、⑧、⑨、⑩)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7份,品种39个,来自54个县(区、市、旗)。2013年从全国19个省(区、市)征集样品813份,其中,冬小麦734份,品种211个;春小麦79份,品种27个。样品分布涵盖了我国三大小麦品质区、10个品质亚区,其中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图1.1.1-①)以白麦为主,样品34份,品种16个,来自21个县(区、市);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图1.1.1-②)以白麦为主,样品249份,品种67个,来自112个县(区、市);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图1.1.1-③)以白麦为主,样品217份,品种69个,来自94个县(区、市);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图1.1.1-④)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1份,品种36个,来自52个县(区、市);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云贵高原麦区(图1.1.1-⑤、⑥)以白麦为主,样品105份,品种52个,来自74个县(区、市);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图1.1.1-⑦、⑧、⑨、⑩)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7份,品种39个,来自54个县(区、市、旗)。2013年从全国19个省(区、市)征集样品813份,其中,冬小麦734份,品种211个;春小麦79份,品种27个。样品分布涵盖了我国三大小麦品质区、10个品质亚区,其中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图1.1.1-①)以白麦为主,样品34份,品种16个,来自21个县(区、市);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图1.1.1-②)以白麦为主,样品249份,品种67个,来自112个县(区、市);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图1.1.1-③)以白麦为主,样品217份,品种69个,来自94个县(区、市);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图1.1.1-④)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1份,品种36个,来自52个县(区、市);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云贵高原麦区(图1.1.1-⑤、⑥)以白麦为主,样品105份,品种52个,来自74个县(区、市);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图1.1.1-⑦、⑧、⑨、⑩)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7份,品种39个,来自54个县(区、市、旗)。2013年从全国19个省(区、市)征集样品813份,其中,冬小麦734份,品种211个;春小麦79份,品种27个。样品分布涵盖了我国三大小麦品质区、10个品质亚区,其中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图1.1.1-①)以白麦为主,样品34份,品种16个,来自21个县(区、市);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图1.1.1-②)以白麦为主,样品249份,品种67个,来自112个县(区、市);黄淮南部中筋麦区(图1.1.1-③)以白麦为主,样品217份,品种69个,来自94个县(区、市);长江中下游中筋、弱筋麦区(图1.1.1-④)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1份,品种36个,来自52个县(区、市);四川盆地中筋弱筋麦区、云贵高原麦区(图1.1.1-⑤、⑥)以白麦为主,样品105份,品种52个,来自74个县(区、市);东北强筋春麦区、北部中筋春麦区、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和青藏高原春麦区(图1.1.1-⑦、⑧、⑨、⑩)白麦和红麦兼有,样品107份,品种39个,来自54个县(区、市、旗)。
目录
1.1 样品分布
1.2 总体质量
1.3 达标质量
1.4 强筋、中强筋、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典型粉质、拉伸图
2 强筋小麦
2.1 品质综合指标
2.2 样本质量
3 中强筋小麦
3.1 品质综合指标
3.2 样本质量
4 中筋小麦
4.1 品质综合指标
4.2 样本质量
5 弱筋小麦
5.1 品质综合指标
5.2 样本质量
6 附录
6.1 面条制作和面条评分
6.2 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用优质强筋小麦
6.3 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
7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