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树勋
页数:128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90242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过往的外语教学重视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而轻视文化因素,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文化教学的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动力——全球一体化的动力。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外语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跨文化交际下的外语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跨文化交际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旨在为此做一些理论上的探索与引导。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系统概括了文化与语言、文化与思维、文化与交际及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第二章介绍了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从文化角度出发,探讨了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三章尝试构建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第四章探讨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及其成因。第五章是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简介
何树勋,1974年生,陕西丹凤人,1996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英语系,2008年7月于该校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商洛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全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基础英语、大学英语和跨文化交际学教学工作。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教育厅项目4项;主持商洛学院科研项目2项,参与5项;主持商洛学院教改项目5项,参与9项;主持商洛文化暨贾平凹中心项目1项;主持商洛学院根植地方项目2项;编写教材1部。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文化学刊》等刊物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0余篇,获得学校各项荣誉奖励36项。
目录
第一节 文化与语言
第二节 文化与思维
第三节 文化与交际
第四节 文化与外语教学
第二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第一节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二节 国内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路径
第三节 英语文化教学的实施与评价
第三章 构建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一节 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
第二节 文化教学与文化培训概念的理解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四节 外语及文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第四章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第二节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
第三节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第五章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第一节 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培养大纲
第二节 跨文化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与作用
第三节 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与策略
参考文献
节选
《跨文化交际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研究》: 语言交际与文化紧密相连,文化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除非我们充分了解使用语言的文化背景j否则我们不能真正获取语言中的信息。文化无法离开人类的参与,人类的参与就要有交际,无论是言语还是非言语,交际与文化都相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使得交际富含文化。文化是交际的基础,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学会如何交际,也正是我们的文化教会我们交际什么。交际亦影响文化的结构,交际反映并传播文化,文化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说和做,并在我们的交际模式中得到展现。文化和交际前后串联,不可分开:我们常常很难断定谁是声音、谁是回音。跨文化交际指来自不同国家文化的人之间的交际,很多学者将其限定为面对面的交际。当大量的和重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不同的理解,并产生期望如何去更好地交际时,跨文化交际就出现了。也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会导致实际交际模式方面的重大差异。文化和交际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意味着在跨文化交际中,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文化差异,尤其是那些属于深层结构的价值观,它们在交际过程中影响着交际的进行。 价值观决定着人们交际的方式,人们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人际关系都受到价值观的支配,人们交际的方式受到他们价值观的支配。正如交际是价值观的媒介,交际被我们的价值体系所塑造,因为价值观决定着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价值观规定着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行为的方式。我们的价值观影响着我们交际渠道的选择。 中国大学生很多时候会对外教说自己英语说得不好,所以不敢开口,使得外教很奇怪,外教倒是经常鼓励学生说“你的英语比我的汉语好啊”。这背后其实反映出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交际时十分注重谦虚,在交谈和处理人际关系时考虑和谐,中国人信奉“多思、少说、厚积、沉默是金”,言谈举止中比较委婉含蓄。这反映在课堂上,会出现有的学生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吭声的情况,即使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也不会主动回答。这让一名华裔美国籍外教感觉很困惑,她说在美国上课比在中国上课容易,因为在美国课堂上,学生会很积极地配合,而在中国的课堂上,学生则会很安静地等待,使她不知道是自己讲得不好,还是学生没听懂。而一名加拿大籍的外教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后,结果没人回答,于是他点起一名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答了出来,外教费解地问她为什么不主动站出来回答问题,学生的解释是怕丢脸。 价值观影响着我们在社会中的行为,价值观并不描述我们如何在一种文化中活动,但却指导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价值观成为我们做出所有决策的基础,并为我们提供标准去评价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行为。价值观是人类行为的引导力量,我们所持的价值观与我们交际的方式紧密相连,而交际也反映着价值观。我们做什么或者说什么,一方面反映着我们个人的动机,一方面又受到语境的限制,我们大多数的语言和行为,反映着那些深深嵌入我们头脑中以及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的价值观。价值观一般都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表述的,口头表述被用来凸显个体或群体特定价值观的重要性,在非言语方面,我们在交际时倾向于通过社会礼节来展示价值观。 人们可以通过言谈中所涉及的内容观察一个人的价值观,也可以通过交际方式和言谈举止观察其价值观。一名外教曾经指出中国学生开口闭口都会引用名人名言,在写作文时更是如此,似乎名人名言就能佐证其观点。即使那个“名人”外国人根本没听说过,或者“名人”所说的名言跟学生所讲、所写的内容完全不相关,学生还是乐此不疲地引用。这背后反映出中国学生比较遵从权威的文化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