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史秋衡;王芳
页数:400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15701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知识经济时代,基于大学生学情调查、以“学”(学生、学习)为本的教育质量研究在国内、外发展很快。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研究进行了梳理,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提出用“质量治理”统筹学情调查的新思路。对如何提高学情研究水平,使学情调查超越具体工作局限,成为大学质量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提出具体建议。
本书特色
知识经济时代,基于大学生学情调查、以“学”(学生、学习)为本的教育质量研究在国内、外发展很快。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研究进行了梳理,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提出用“质量治理”统筹学情调查的新思路。对如何提高学情研究水平,使学情调查超越具体工作局限,成为大学质量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提出具体建议。
目录
前篇 大学生学习质量研究的总设计
第一章 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逻辑结构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质量观的调适与建构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内涵与结构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质量的研究基础与设计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前置要素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过程要素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结果要素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大学生学习质量提升路径的研究设计
中篇 大学生学习各要素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前置要素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2012-2016年我国大学生学习前置要素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前置要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要素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2012-2016年大学生学习过程要素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过程要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学习结果要素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2012-2016年大学生学习结果要素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结果要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后篇 模型建构下的学习质量保障与提升
第六章 我国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模型建构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要素的影响因素模型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实证模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质量研究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 构建我国大学生学习质量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提升我国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路径
附录
附录一:2011-2017年我国大学生目标规划的分布情况
附录二:2011-2017年我国大学生学习收获的情况分布
附录三:2011-2017年我国大学生满意度与重要性排名前三的变化情况
附录四:2012-2017年我国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分布情况
附录五:2012-2017年我国大学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的同意度百分比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逻辑结构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质量观的调适与建构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内涵与结构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质量的研究基础与设计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前置要素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过程要素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结果要素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大学生学习质量提升路径的研究设计
中篇 大学生学习各要素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前置要素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2012-2016年我国大学生学习前置要素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前置要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要素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2012-2016年大学生学习过程要素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过程要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学习结果要素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2012-2016年大学生学习结果要素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结果要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后篇 模型建构下的学习质量保障与提升
第六章 我国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模型建构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要素的影响因素模型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实证模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学习质量研究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 构建我国大学生学习质量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提升我国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路径
附录
附录一:2011-2017年我国大学生目标规划的分布情况
附录二:2011-2017年我国大学生学习收获的情况分布
附录三:2011-2017年我国大学生满意度与重要性排名前三的变化情况
附录四:2012-2017年我国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分布情况
附录五:2012-2017年我国大学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的同意度百分比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