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易高峰,著
页数:210页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43656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 内容上理论联系实际和面向学科知识前沿。全书由上下两篇构成, 上篇“研究型大学教育改革”主要聚焦研究型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知识创新网络建设等内容。下篇“中小学教育改革”主要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 创新构建中小学校共同体的协同发展模式、“C-S”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新模式和多维度协同的一流高中建设路径, 以及基于实证方式研究中小学德育问题。
作者简介
易高峰,男,1977年生于湖南衡阳,现任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公派访问学者。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欧美同学会理事。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9项。在SSCI&CSSCI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决策咨询报告30余篇。荣获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目录
上篇 研究型大学教育改革
第一章 研究型大学的一流学科与知识创新网络建设
第一节 C9高校学科水平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世界一流大学群体的比较
第二节 C9知识创新网络探究
——兼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第三节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热点及其启示:
知识图谱的新视角
第四节 世界一流大学与国际大都市互动发展研究
——以纽约市为例
第二章 研究型大学的研究与开发:中美比较的视角
第一节 中美十所研究型大学R&D现状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世界一流大学R&D现状的个案研究
第三节 《美国竞争法》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研发的启示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的组织与章程建设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融合:合并后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关键
第二节 大学章程研究:问题与对策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管理改革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改革:症结与超越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全日制研究资助政策改革:
来自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经验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实验室运行管理改革:体制创新
下篇 中小学教育改革
第五章 中小学教育改革:协同创新的视角
第一节 中小学建设模式创新:学校共同体协同发展
第二节 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新模式:“C-S”协同发展
第三节 一流高中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多维协同
第六章 中小学教育改革:农村初中生德育调查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农村初中生德育调查研究
第七章 中小学教育改革:农村初中生德育策略优化
第一节 农村初中生德育问题的缘由
第二节 农村初中生德育问题的破解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基于研究型大学和中小学视角的现代教育改革研究》: 1.学术权力自觉,不断开拓新的学术权力生存空间 学术权力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学术权力内在的价值。行政权力追求的是顺利完成工作,追求的是现行组织结构下的效益,而学术权力追求的是改善组织结构来提高效率,具有创造性质,它追求的是提高大学的生产力,使大学始终处于学术发展的前沿,这也是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学术权力内在价值就是学术权力的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体现其价值。在大学有限的资源配置条件下,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应摆脱不必要的权力纷争。发挥学术权力在知识创新方面的作用,不断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使学术权力从狭隘的权利争夺中转移到企业、政府、社会的市场需要上来。充分利用学术资源的作用,实现学术生产力的创新,为区域教育、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学术权力通过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上创造的新价值,做出新贡献,不仅彰显出自己的价值,而且会通过企业等媒介反作用于学校行政权力,促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配合,从而保障学术权力的行使和发挥出学术权力在大学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2.创新学术组织结构,形成教学管理权力适当分散,又相互制约 的教学管理机制 形成教学管理权力适当分散,又相互制约的教学管理机制,将使整个教学管理组织受益。可以设立专门的委员会对在业务上相关的若干职能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这有利于学校加大对各职能部门的统筹力度,理顺行政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如后勤处、基建处、财务处等部门可以形成财经委员会,由该委员会专职处理与财经相关的事务。又如,在处理专业设置等学术问题时,首先听取学术委员会的报告,然后由经济委员会进行预算,评估其可行性。同时,在各种委员会中吸收更多的无行政职位的教授、学者担任委员会成员,并使他们独立行使职能,而不是处于行政机构之下,从而保证权力运用的民主、科学。 3.创新学术权力的运用,彰显教师教学自主权、学生学习自主权 随着大学内外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对象、任务和目标都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等特点。如,大学内研究性学习、个别化学习等出现,特别是选课制和完全学分制的不断推进,大学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面临课程的开发、设计和研究等多方面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学术创新,以适应新的教学所需。进行学术创新,必须建构相应的教学管理体制,给予教师教学的自主权。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并根据课程特点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品行自主做出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自己的专业、课程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大学教学管理改革的超越点:整体构建立体式、网络式现 代大学教学管理体制 综上所述,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的协调可谓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的“双翼与两轮”,缺一不可。大学教学管理改革深化的着力点在于明晰并落实校、院的责、权、利;突破点在于学术权力创新,协调、优化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关系。然而,仅仅这样仍然不够,也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与学术权利、行政权利原本就是大学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超越在于深化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联动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协调,整体上构建立体式、网络式现代大学教学管理体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