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代汉语致歉言语行为研究

封面

作者:关英明著

页数:15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362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在致歉事件整体框架下解读致歉言语行为的实现过程。致歉言语行为的结构包括致歉主体、致歉意图、致歉方式等因素。致歉主体是致歉言语行为的实施者和接受者,分别是致歉方和受歉方。致歉意图是致歉言语行为的核心,是致歉言语行为的出发点和回归点。致歉意图必须在致歉事件框架内实现,其实现的过程,也是致歉言语行为意义的建构过程。致歉言语行为的实施表现为语言形式和与其相伴随的非语言形式。语言形式主要表现为标识致歉意图的语言形式、标识致歉主体的语言形式以及标识致歉度的语言形式。实施中,将受到冒犯行为因素、致歉方对致歉言语行为的态度、交际主体个人因素及其差别、语境因素等的影响。陈述冒犯事实、解释冒犯原因、表达歉疚情感、提出补偿措施、保证改过自新、请求对方谅解是致歉言语行为的六种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

关英明,男,1978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2001年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并留校工作,200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语用理论研究。主持完成省级社科类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3部;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一等奖1项;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次。

目录

绪论一 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 致歉言语行为研究综述三 解决的问题
四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章 致歉言语行为概述节 致歉言语行为的内涵
一 致歉言语行为和致歉行为的关系二 致歉言语行为和致歉语言的关系第二节 致歉言语行为的性质
一 引发行为二补偿行为第三节 致歉言语行为的功能
一 弥补受歉方的补偿需要
二 平复致歉方的不安心理
三 修复双方的人际关系第四节 致歉言语行为的类型
一 利人致歉言语行为二 利己致歉言语行为三 双赢致歉言语行为四 虚拟致歉言语行为第二章 致歉言语行为的行为结构节 致歉主体
一 致歉方二 受歉方第二节 致歉意图
一 致歉意图的产生
二 致歉意图的结构三 致歉意向的标志语
四 “对不起”的语用辨析第三节 致歉形式一 语言形式二 非语言形式第三章 致歉言语行为的语言形式节 致歉意图的实现一 行为结构中元素的隐现规律
二 行为结构中元素的语序情况
三 致歉标志语的句法表现及差别四 致歉标志语的语用差异
第二节 致歉主体的标识
一 对受歉方的称谓
二 致歉方的自称
第四章 致歉言语行为的致歉度节 冒犯度的评估
第二节 致歉度的实现一 语言方式二 非语言方式三 复合方式第五章 致歉言语行为的制约因素节 冒犯行为因素第二节 致歉方对致歉言语行为的态度一 调查问题和结果二 调查结果分析三 由调查结果分析受到的启示第三节 交际主体个人因素及其差别一 主体间的社会距离
二 主体的地位及其差距三 主体的性别及其差别四 主体的年龄及其差距五 主体的职业、性格及情绪
第四节 语境因素一 交际情境
二 交际背景
三 交际方式第六章 致歉言语行为的策略节 直接致歉策略一 认可责任
二 直接表达歉意
三 表达悔恨和痛苦
第二节 间接致歉策略一 陈述冒犯事实
二 解释冒犯原因
三 提出补偿措施
四 保证改过自新
五 请求对方谅解
第三节 关于受歉方对致歉期望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一 调查问题和结果二 调查结果分析三 由调查结果分析受到的启示第四节 关于受歉方不满意的致歉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一 调查问题和结果二 调查结果分析三 由调查结果分析受到的启示第七章 致歉言语行为的语用原则节 真诚性原则第二节 礼貌性原则第三节 适宜性原则第四节 关联性原则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节 研究结论第二节 研究不足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代汉语致歉言语行为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8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