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郝瑞丽著
页数:396页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64089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选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主要基于三个层面的考虑:首先,言语行为理论的理念契合庭审用语的特征;其次,塞尔的分类标准系统而清晰,能够有效区分和描述不同类别的言语行为;最后,塞尔的言语行为表达公式中体现的说话者、言语表达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动态关系符合本书的逻辑思路。本书选取了2018年的六个刑事案例,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塞尔理论的分类标准,对其中控辩审三方的庭审发言进行逐句分类和数据统计。在分类的基础上,选取分类标准和描述标准中对表达效果有重要影响的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和逐项分析。这些指标包括言语行为再分类、行为对象、心理状态、以言行事目的和以言行事力量指示项。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理由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
三、研究文献与方法
第一章 言语行为理论的历史沿革与应用
一、言语行为理论简介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历史沿革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
四、言语行为理论与法律语言的关系
五、言语行为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方式
第二章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与庭审的关系
一、塞尔言语行为分类标准与庭审
二、塞尔言语行为分类与庭审
三、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关键概念与庭审语言研究
四、塞尔理论的“工具性”特征与本书
五、本书的分析维度
六、问指式言语行为分析
七、言语行为的数据统计标准
第三章 法官庭审言语行为研究
一、言语行为类别数据分析
二、问指式言语行为分析
三、指令式言语行为分析
四、断言式言语行为分析
五、宣布式言语行为分析
六、承诺式言语行为分析
七、总结
第四章 公诉人庭审言语行为研究
一、言语行为类别数据分析
二、问指式言语行为分析
三、指令式言语行为分析
四、断言式言语行为分析
五、宣布式言语行为分析
六、承诺式言语行为分析
七、总结
第五章 辩护人庭审言语行为研究
一、言语行为类别数据分析
二、断言式言语行为分析
三、指令式言语行为分析
四、问指式言语行为分析
五、总结
第六章 结论
一、法庭的整体特征
二、法官 地位和核心作用的体现
三、公诉人 地位和能动性的体现
四、辩护人能动性和特殊性的体现
五、三者之间的关系
六、研究成果与庭审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研究理由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
三、研究文献与方法
第一章 言语行为理论的历史沿革与应用
一、言语行为理论简介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历史沿革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
四、言语行为理论与法律语言的关系
五、言语行为理论在本书中的应用方式
第二章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与庭审的关系
一、塞尔言语行为分类标准与庭审
二、塞尔言语行为分类与庭审
三、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关键概念与庭审语言研究
四、塞尔理论的“工具性”特征与本书
五、本书的分析维度
六、问指式言语行为分析
七、言语行为的数据统计标准
第三章 法官庭审言语行为研究
一、言语行为类别数据分析
二、问指式言语行为分析
三、指令式言语行为分析
四、断言式言语行为分析
五、宣布式言语行为分析
六、承诺式言语行为分析
七、总结
第四章 公诉人庭审言语行为研究
一、言语行为类别数据分析
二、问指式言语行为分析
三、指令式言语行为分析
四、断言式言语行为分析
五、宣布式言语行为分析
六、承诺式言语行为分析
七、总结
第五章 辩护人庭审言语行为研究
一、言语行为类别数据分析
二、断言式言语行为分析
三、指令式言语行为分析
四、问指式言语行为分析
五、总结
第六章 结论
一、法庭的整体特征
二、法官 地位和核心作用的体现
三、公诉人 地位和能动性的体现
四、辩护人能动性和特殊性的体现
五、三者之间的关系
六、研究成果与庭审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