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绍虞著
页数:2册(469;72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001512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故相推 日生不滞
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
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
2009年起,我馆陆续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
丛书收录上自晚请下至1980年代末中国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科学史等众多学科。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录各学科学派的名家名作,展现传统文化的新变,追溯现代文化的根基。
201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迎来了120岁的生日。为纪念本馆与中华现代学术风雨同行的这段历程,我们整体推出“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200种),既有益于文化积累,也便于研读查考,同时向长期支持丛书出版的各位学界同仁致以感谢和敬意。
作者简介
郭绍虞,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主要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汉语语法修辞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撰写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宋诗话考》《语文通论》辞新探》等二十多部著作,特别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为建立系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本书特色
郭绍虞,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主要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汉语语法修辞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撰写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宋诗话考》《语文通论》辞新探》等二十多部著作,特别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为建立系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中国文学批评史》即为这方面的代表著作。上卷所述截至北宋,出版于1934年,经胡适审定为教育部颁的大学用书;下卷分为两册,范围为南宋至清代中叶,出版于1947年。新中国成立后,作者将旧版加以修订,合为一册重新出版。全书的叙述还是以儒家传统文学观为贯穿批评史的主线,并辅之以道、释二家思想的种种影响与渗透。
目录
五版自序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国文学批评演变概述
第二章 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
第三章 文学观念演进与复古之文学的原因
第四章 文学观念演进与复古之思想的原因
第五章 文学观念之演变所及于文学批评之影响
第二篇 周秦——文学观念演进期之一
第一章 儒家
第一节 孔门之文学观
第一目 关于”文学”诸名之意义
第二目 尚文与尚用
第三目 孔门文学观之影响
第二节 孟子之知言养气说
第一目 知言说
第二目 养气说
第三节 荀子之传统的文学观
第二章 墨家之文学观
第三章 道家思想及于文学批评之影响
第三篇 两汉——文学观念演进期之二
第一章 由史籍中窥见汉人对于文学之认识
第一节 “文学”与”文章”、”文辞”之区别
第二节 《艺文志》中之《诗赋略》
第二章 经学家之论诗见解
第三章 扬雄
第一节 扬雄之论赋
第一目 扬雄以前之赋论与其早年见解
第二目 晚年见解与其以后之赋论
第二节 扬雄之论文
第四章 王充之文学观
……
第四篇 魏晋南北朝——文学观念演进期之三
第五篇 隋唐五代——文学观念复古期之一
第六篇 北宋——文学观念复古期之二
下册: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文学批评完成与发展之三阶段
第二章 南宋金元文学批评概述
第三章 明代文学批评概述
第一节 与文学之关系
第二节 与学术之关系
第四章 清代文学批评概述
第二篇 南宋金元
第一章 南宋之文论
第一节 道的问题
第一目 胡铨(楼钥附)
第二目 朱熹
第三目 真德秀与魏了翁
第二节 法的问题
第一目 古文之法
第二目 四六之法
第二章 南宋之诗论
第一节 道学家
第一目 张栻(家铉翁附)
第二目 朱熹
第三目 包恢
第二节 诗人
第一目 张戒
第二目 杨万里(朱弁附)
第三目 陆游(戴复古附)
第四目 姜夔
第五目 四灵派
第六目 严羽
第一款沧浪以前之诗禅说
第二款禅与悟
第三款神韵与格调之沟通
第四款论诗体
第七目 刘克庄
第三章 金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赵秉文与李之纯(雷希颜附)
第二节 王若虚
第三节 元好问
第四章 元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郝经
第二节 方回
第三节 戴表元与袁桷
第四节 刘将孙(欧阳守道、刘辰翁、赵文附)
第一目 文论
第二目 诗论
……
第三篇 明代
第四篇 清代(上)——文论
第五篇 清代(下)——诗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