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小融
页数:19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404073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注重通过实例来阐述心理健康知识,并结合心理健康知识特别设计相关心理活动,引导学生领悟相关的理念、知识和方法。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正文安排了心理测验、相关链接、实例分析、拓展提高等相关内容,以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书内容包含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新生的心理适应、学习心理调适、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睦人际关系的建立、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促进人格修养、挫折与心理危机应对、网络心理问题、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等。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或学生课余心理健康指导读物,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和从事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第二节 学生的身心特点
第三节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四节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五节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第二章 新生的心理适应
第一节 新生适应不良的原因
第二节 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调适
第三章 学习心理调适
第一节 学生的学习概述
第二节 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与应对
第三节 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四章 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偏差及调适
第四节 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第五章 和睦人际关系的建立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 影响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
第三节 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与调适
第四节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第六章 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第一节 学生常见情绪问题及调适
第二节 学生恋爱心理及调适
第三节 学生爱的能力培养
第四节 创设稳定积极的心境
第七章 促进人格修养
第一节 人格心理概述
第二节 学生常见人格不良问题与调适
第三节 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第八章 挫折与心理危机应对
第一节 挫折与心理危机
第二节 学生受挫后的心理反应
第三节 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第九章 网络心理问题
第一节 网络虚拟世界与心理需求
第二节 学生常见的网络偏差行为及危害
第三节 网络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与调适
第十章 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
第一节 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概述
第二节 就业前的心理适应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 某高职学生,进校时,由于遵从父母的意见,所选专业不是自己有兴趣的专业,一直担心以后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思想负担,造成了他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差,想好好学习,但又缺乏意志力。由于平时没积累,他一到考试就焦虑。现在,两门考试不及格,心理压力极大;头痛、失眠,有些神经衰弱。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由于种种原因,存在许多与学业有关的心理问题,例如记忆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意志力、学习疲劳和考试焦虑等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完成。 一、记忆力障碍 记忆力障碍是指记忆力减退或对容易记住的内容经常遗忘。它是学习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在识记的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中一个品质或几个品质较差。有记忆力障碍的人往往会出现:记忆速度慢,效率低;遗忘快,记不住;记忆提取困难等现象。记忆力障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会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情绪低落、厌学等问题。 (一)记忆力障碍的原因 1.生理原因 记忆的生理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记录信息,通过感觉器官,大脑首次接收到外界信息,然后传递到贮存记忆的有关部位如海马、颞叶内侧、额叶、丘脑等。第二,储存信息,大脑经过分析,将有关信息归档分类,存在相应的脑部位。第三,信息提取,即再次遇见同样信息后大脑的反应。以上三个过程中任何一个过程失败,记忆过程便无法完成,临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不良生活和学习习惯都会引起大脑疲劳,使得记忆产生的过程中断或者受损,从而导致记忆力减退。此外,脑部疾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病、脑外伤等)、全身性疾病(肺心病、CO中毒、慢性缺氧等)、营养缺乏等也会引起记忆力下降。 2.心理原因 记忆障碍的产生有着复杂而广泛的生理病理变化,可由多种因素所致,其机制学术界至今也未完全阐明。其中学生自身心理的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主要是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拥有消极不良的情绪,记忆方法不当等。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像的过程。根据其有无目的分为两类: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现在的高职学生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不知学习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要学些什么,而且没有自觉检查自己的识记效果的习惯,所以导致有意记忆的能力下降。 (二)加强记忆的方法 记忆力障碍的形成与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学生要在饮食、睡眠等方面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尽量消除不良情绪等影响记忆力的负面因素,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和身体锻炼两个部分。大脑的重量占体重的3%,所消耗的热量却占20%,必须保证一日三餐才能满足大脑的热量需求。还要注意进食新鲜的水果、蔬菜、糙大米、全小麦、鱼、蛋、肉类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记忆力。切记要远离酒精和毒品。在锻炼身体方面要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运动能帮助大脑提神,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使大脑充血,以促进大脑内化学物质的增加。运动后的愉悦感会减轻抑郁、烦恼。这些都能增强记忆能力。 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情绪状态下,会产生积极愉快的心情。在愉快的心情下,记忆效果增强,相反,抑郁的心情和过度持续的压力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有实验表明,压力开始增加时,大脑对葡萄糖的使用量上升,之后恢复正常,当压力持续半小时左右后,大脑的海马开始降低葡萄糖的使用率,数量约25%,这就会损伤记忆。从长远来看,减压有助于提高记忆能力。此外,还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对生活、家庭、朋友的热爱,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保持对事物的敏感。要知道:热爱和目标会帮助记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