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克杰
页数:309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20853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已两年有余,多数地方都有了地方立法实践,对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整体发展有喜有忧,社会各界在赋权之初的担忧并非多余。本书不仅可以为蓬勃发展和裂变式增加的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提供理论参考与规范指引,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立法理论体系特别是地方立法理论体系添砖加瓦,还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检验理论的科学严谨性。
作者简介
李克杰,男,山东冠县人,山东政法学院法学院教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政法学院基地)、山东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山东政法学院立法研究院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立法学、法理学。
先后在《中国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文摘期刊全文转载或摘载,多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全省法学优秀成果奖及中国法学会论坛征文奖;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厅局级社科课题十多项,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一部。主持完成省级立法论证项目多个,参与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论证审查等重大法务活动多次。
本书特色
李克杰著的《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最章介绍新中国地方立法产生和发展的曲折过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星点出现与规模扩大的历程;第二章主要介绍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在我国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地位,并全面分析其权限范围,这是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行使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第三章全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还应当同时遵守的特有原则,系统阐述了我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应当经过的基本程序;第四章概述新时代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制约的意义、必要性和体系构成;第五章指出我国当前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化方面的进步与不足,并对相关制度保障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第六章指出制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制约体系的原则、路径与方式;第七章统计了《立法法》修改以来我国地方立法的分类数据,总结启示与发现问题,对原较大的市地方立法是否严格遵守修改后《立法法》的权力限缩进行实证分析;第八章对省级人大常委会对新赋权市州“开闸”节奏是否合适进行检视,并对新赋权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化问题的表现与化解进行了全面论述。
目录
第一章 新中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肇始与发展
第一节 地方立法与设区的市地方立法
一、立法与地方立法
二、地方立法与设区的市地方立法
第二节 新中国地方立法的肇始与发展
一、新中国地方立法的开端、低谷与发展
二、我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渐生与壮大
第二章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地位与权限
第一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权力属性与地位
一、地方立法权的含义及类型
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权力来源
三、依法治国背景下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地位
第二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权限范围
一、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区域分布
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内部结构
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权限范围
第三章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原则与程序
第一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原则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的一般原则
二、我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特有原则
第二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程序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程序
二、我国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特殊程序
第四章 新时代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规范与制约
第一节 立法规范制约理论的西方历程
一、权力规范制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立法规范制约理论的沿革及现状
第二节 立法规范制约理论的中国表现
一、西方分权思想和权力制约理论的引进与传播
二、新中国立法规范制约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制约体系架构
一、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制约的含义及必要性
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体系构成
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制约体系构成
第五章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规范体系与制度保障
第一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规范体系现状
一、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体系要求
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化上的进步与不足
第二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化的制度保障
一、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化的制度保障现状
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规范化制度保障的强化方向
第六章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制约体系与健全完善
第一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制约体系现状
一、对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纵向制约
二、对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横向制约
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主体的自我监控
第二节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制约体系的问题与成因
一、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制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制约体系存在问题的基本成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