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文化经典读本

封面

作者:张国志、刘海霞

页数:16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24968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思想、情感语句并依照适于诵读的原则,节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弟子规》《古文观止》及古今绝美诗歌等若干内容。

目录

(二十四)不义而富且贵 / 14
n(二十五)知者不惑 / 14
n(二十六)知者乐水 / 15
n(二十七)当仁不让于师 / 15
n(二十八)君子喻于义 / 15
n(二十九)过而不改 / 16
n(三十)君子不以言举人 / 16
n(三十一)孝弟也者 / 16
n(三十二)见贤思齐焉 / 16
n(三十三)不患寡而患不均 / 17
n(三十四)君子坦荡荡 / 17
n(三十五)不患人之不己知 / 17
n(三十六)君子不重则不威 / 18
n(三十七)己欲立而立人 / 18
n(三十八)名不正 / 18
n(三十九)吾日三省吾身 / 19
n(四十)己所不欲 / 19
n(四十一)君子成人之美 / 19
n(四十二)自古皆有死 / 20
n(四十三)人而无信 / 20
n(四十四)工欲善其事 / 20
n(四十五)友直、友谅、
n友多闻 / 20
n(四十六)见义不为 / 21
n(四十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21
n(四十八)子谓《韶》 / 21
n(四十九)不在其位 / 22
n(五十)往者不可谏 / 22
n(五十一)无欲速 / 22
n三、《孟子》五十七则 / 23
n(一)不以规矩 / 23
n(二)权,然后知轻重 / 23
n(三)人有不为也 / 23
n(四)虽有天下易生之物 / 24
n(五)其进锐者 / 24
n(六)心之官则思 / 24
n(七)生于忧患 / 25
n(八)惟仁者宜在高位 / 25
n(九)天子不仁 / 25
n(十)国君好仁 / 26
n(十一)王如施仁政於民 / 26
n(十二)彼夺其民时 / 26
n(十三)五亩之宅 / 27
n(十四)易其田畴 / 27
n(十五)君仁 / 28
n(十六)乐民之乐者 / 28
n(十七)仁则荣 / 28
n(十八)有恒产者有恒心 / 29
n(十九)争地以战 / 29
n(二十)君之视臣如手足 / 29
n(二十一)鱼,我所欲也 / 30
n
nV 目 录
n(二十二)老吾老 / 30
n(二十三)得道者多助 / 31
n(二十四)天时不如地利 / 31
n(二十五)杀一无罪非仁也 / 31
n(二十六)贼仁者谓之“贼” / 32
n(二十七)贤者在位 / 32
n(二十八)尊贤使能 / 32
n(二十九)民为贵 / 33
n(三十)民事不可缓也 / 33
n(三十一)不违农时 / 33
n(三十二)庖有肥肉 / 34
n(三十三)桀纣之失天下也 / 34
n(三十四)明君制民之产 / 34
n(三十五)保民而王 / 35
n(三十六)诸侯之宝三 / 35
n(三十七)天降下民 / 35
n(三十八)人皆可以为尧舜 / 36
n(三十九)夫人必自侮 / 36
n(四十)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 36
n(四十一)君子不怨天 / 37
n(四十二)富贵不能淫 / 37
n(四十三)自暴者 / 37
n(四十四)养心莫善于寡欲 / 38
n(四十五)说大人则藐之 / 38
n(四十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
n人也 / 38
n(四十七)恭者不侮人 / 39
n(四十八)爱人者 / 39
n(四十九)不挟长 / 39
n(五十)贤者以其昭昭使人
n昭昭 / 39
n(五十一)富岁 / 40
n(五十二)有为者辟若掘井 / 40
n(五十三)君子有三乐 / 40
n(五十四)穷则独善其身 / 41
n(五十五)说诗者 / 41
n(五十六)尽信《书》 / 41
n(五十七)居天下之广居 / 42
n第二模块 师 道 篇
n一、《易经》十二则 / 44
n(一)上九 / 44
n(二)《象》曰:天行健 / 44
n(三)居上位而不骄 / 44
n(四)同声相应 / 45
n(五)君子学以聚之 / 45
n(六)积善之家 / 45
n(七)劳谦君子 / 46
n(八)地势坤 / 46
n(九)冥豫在上 / 46
n(十)同人于宗 / 47
n(十一)天与火 / 47
n
n(十二)《象》曰:饮酒濡道 / 47
n

n二、《道德经》三十则 / 48
n

n(一)上善若水 / 48
n

n(二)不自见 / 48
n

n(三)天长、地久 / 49
n

n(四)飘风不终朝 / 49
n

n(五)五色令人目盲 / 49
n

n(六)持而盈之 / 50
n

n(七)曲则全 / 50
n

n(八)致虚极 / 50
n

n(九)见素抱朴 / 51
n

n(十)信不足焉 / 51
n

n(十一)道常无为 / 51
n

n(十二)企者不立 / 51
n

n(十三)人法地 / 52
n

n(十四)轻则失根 / 52
n

n(十五)物壮则老 / 52
n

n(十六)将欲翕之 / 53
n

n(十七)知人者智 / 53
n

n(十八)大方无隅 / 53
n

n(十九)天下之至柔 / 54
n

n(二十)甚爱必大费 / 54
n

n(二十一)以正治国 / 54
n

n(二十二)见小曰明 / 55
n

n(二十三)大成若缺 / 55
n

n(二十四)祸兮福之所倚 / 55
n

n(二十五)治大国若烹小鲜 / 56
n

n(二十六)图难于其易 / 56
n

n(二十七)天下难事 / 56
n

n(二十八)为之于未有 / 56
n

n(二十九)合抱之木 / 57
n

n(三十)慎终如始 / 57
n

n三、《中庸》十二则 / 58
n

n(一)天命之谓性 / 58
n

n(二)中也者 / 58
n

n(三)君子中庸 / 58
n

n(四)天下国家可均也 / 59
n

n(五)故君子和而不流 / 59
n

n(六)君子遵道而行 / 59
n

n(七)上不怨天 / 60
n

n(八)或生而知之 / 60
n

n(九)好学近乎知 / 60
n

n(十)凡事豫则立 / 61
n

n(十一)博学之 / 61
n

n(十二)愚而好自用 / 61
n

n第三模块 济 世 篇
n

n一、《孙子兵法》三十四则 / 64
n

n(一)孙子曰:兵者,国之
n

n大事 / 64
n

n

n
n(二)故经之以五事 / 64
n

n(三)一曰道 / 65
n

n(四)故校之以计 / 65
n

n(五)将听吾计 / 65
n

n(六)兵者,诡道也 / 66
n

n(七)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 66
n

n(八)孙子曰:夫用兵之法 / 67
n

n(九)故上兵伐谋 / 67
n

n(十)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 68
n

n(十一)夫将者,国之辅也 / 69
n

n(十二)故知胜有五 / 69
n

n(十三)故曰:知彼知己者 / 70
n

n(十四)孙子曰:昔之善战者 / 70
n

n(十五)不可胜者 / 71
n

n(十六)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 / 71
n

n(十七)是故胜兵先胜而后
n

n求战 / 72
n

n(十八)兵法:一曰度 / 72
n

n(十九)故胜兵若以镒称铢 / 73
n

n(二十)孙子曰:凡治众如
n

n治寡 / 73
n

n(二十一)凡战者 / 74
n

n(二十二)激水之疾 / 74
n

n(二十三)纷纷纭纭 / 74
n

n(二十四)故善动敌者 / 75
n

n(二十五)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
n待敌者佚 / 76
n

n(二十六)出其所不趋 / 76
n

n(二十七)进而不可御者 / 77
n

n(二十八)夫兵形象水 / 77
n

n(二十九)孙子曰:凡用兵
n

n之法 / 78
n

n(三十)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 / 78
n

n(三十一)是故智者之虑 / 79
n

n(三十二)故用兵之法,无恃其
n

n不来 / 79
n

n(三十三)故将有五危 / 79
n

n(三十四)故曰:明主虑之 / 80
n

n二、《弟子规》三十七则 / 81
n

n(一)弟子规 / 81
n

n(二)父母呼 / 81
n

n(三)朝早起 / 82
n

n(四)对饮食 / 82
n

n(五)年方少 / 82
n

n(六)步从容 / 82
n

n(七)事勿忙 / 83
n

n(八)斗闹场 / 83
n

n(九)用人物 / 83
n

n(十)借人物 / 84
n

n(十一)凡出言 / 84
n

n

n
n(十二)说话多 / 84
n

n(十三)见未真 / 85
n

n(十四)事非宜 / 85
n

n(十五)见人善 / 85
n

n(十六)见人恶 / 86
n

n(十七)惟德学 / 86
n

n(十八)闻过怒 / 86
n

n(十九)闻誉恐 / 87
n

n(二十)无心非 / 87
n

n(二十一)过能改 / 87
n

n(二十二)凡是人 / 88
n

n(二十三)行高者 / 88
n

n(二十四)才所大 / 88
n

n(二十五)勿谄富 / 89
n

n(二十六)人有短 / 89
n

n(二十七)善相劝 / 89
n

n(二十八)凡取与 / 90
n

n(二十九)将加人 / 90
n

n(三十)恩欲报 / 90
n

n(三十一)恩欲报 / 91
n

n(三十二)果仁者 / 91
n

n(三十三)能亲仁 / 91
n

n(三十四)能亲仁 / 92
n

n(三十五)不力行 / 92
n

n(三十六)非圣书 / 92
n

n(三十七)勿自暴 / 93
n

n第四模块 启 文 篇
n

n一、散文九篇 / 96
n

n(一)兰亭集序 / 96
n

n(二)醉翁亭记 / 98
n

n(三)岳阳楼记 / 100
n

n(四)五柳先生传 / 102
n

n(五)桃花源记 / 103
n

n(六)陋室铭 / 105
n

n(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105
n

n(八)前赤壁赋 / 106
n

n(九)记承天寺夜游 / 109
n

n二、历代经典诗歌一百零
n

n九首 / 110
n

n(一)先秦四篇 / 110
n

n(二)两汉五篇 / 113
n

n(三)魏晋南北朝七篇 / 115
n

n(四)唐五代四十七篇 / 119
n

n(五)两宋二十四篇 / 142
n

n(六)元、明、清十篇 / 149
n

n(七)现代十二篇 / 153
n

n参考文献 / 163
n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文化经典读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42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