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石润宏选注
页数:256页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51435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历代菊花诗词文赋及相关史料笔记等核心文献,内容广及菊花与中国社会文化诸方面,如文学、宗教、等,并通过对这些经典篇章、段落和文物图像的分类选注、鉴赏和通俗解说,生动、立体地阐述菊花的自然特点、社会作用、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本书特色
有一种花,屈原愿“餐”之落英,陶渊明“采”之东篱,李清照不惜“人比黄花瘦”……这种花既能远观,又能近赏,既能入药,又能泡茶、泡酒,画家热衷于描摹它的神采,诗人热衷于歌咏它的风姿,它从古至今一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名字就是——菊花。菊花是原产于中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明艳多变,极富观赏价值,是种植地域最广的花卉之一,亦是中国传统名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我们的古人留下了很多与菊花有关的文化遗产。远在西周时代,《礼记》中就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这是以菊花在秋季最后一个月的开放来形象地点明月令。之后,菊花次第涉及园艺、文学、饮食、医药、器物等诸多文化门类,中国的菊文化可谓竞彩纷呈、蔚为大观。菊文化主要表现为文学吟咏和社会应用两端。中国古代的菊花文学繁荣丰富,屈原和陶渊明是对古代咏菊文学贡献至伟的文人,屈原“餐秋菊之落英”,确立了菊花高洁坚贞的品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赋予了菊花闲适隐逸的内涵。“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最无花。” 我国的菊文化历史跨度大、表现形式多,特别是其由品赏的花卉到标举“隐逸”、高洁“君子”的比德历程,最彰显了菊花与民族文化的深度遇合,由此生发了多重的艺术魅力与精神意义,创造出璀璨的民族文化盛宴。而这一切,均可借由《中国菊文化经典读本》一书得以细细展现。
目录
前言
植物特性篇
一、时菊独妍华——本草探源
释菊,002菊花别名,004菊花图经,006菊之品种
二、清泉灌菊丛——种植技艺
菊品变异(节选),012菊花嫁接,014一年菊事(节选),016培根
分苗/OL8惜花、护叶;019贮土,021留种,022分秧
登盆,025理缉,027护养,028分芽、分枝,029培肥
社会应用篇
一、玉壶倾菊酒——实用价值
菊花酒,034菊苗齑,037甘菊药苗,039菊花功用(节选)
菊苗煎,04l菊花茶,043甘菊冷淘(节选),044晚食菊羹(节选)
菊花扰,048菊花糕,050菊花粥,051菊花火锅
二、新菊碎于金——观赏园艺
菊荣一篇五章(并序)(节选),056重阳赏菊,059九日赏菊
刘公父新理花畦,约赏菊,因成乐轩行(节选)
满江红·重阳赏菊,时余已除代,063浪淘沙·十月十九夜赏菊
菊花品种的搜罗,066插花种菊,068菊海/070菊树歌
文化风貌篇
一、花中偏爱菊——文学吟赏
秋菊(节选),079秋风辞,08]菊花赋,083采菊诗,086菊诗
饮酒·其五/088故乡菊,092秋日诗,095咏菊,097过故人庄
叹庭前甘菊花,099重阳席上赋白菊,101菊花,102菊(李商隐)
九日齐安登高,106菊(郑谷),109不第后赋菊/111庭前菊
对菊,114杞菊赋(并序),u5得菊并诗/118残菊
后杞菊赋(并叙),121甘菊,125对菊有怀郎祖仁,127醉花阴
多丽-咏白菊,132十月望日买菊一株颇佳,135和丁端叔菊花
赏菊,138霜菊,139念奴娇·菊,141白菊,142野菊
绕东篱,145菊逸之歌,146代菊答/148墙下野菊
菊花女妖,150菊花诗会(节选)
二、幻出一篱秋——绘画表现
题赵昌《寒菊图》,166墨菊(张元千),168墨菊(李东阳)
《荚蓉锦鸡图》中的菊花,171菊丛飞蝶图,172《秋庭戏婴图》中的菊花
胆瓶秋卉图/176盥手观花图,177屈原餐菊图/179《百花图卷》中的菊花
丛菊图,.18 1东篱赏菊图,183桂菊山禽图,186秋菊图
瓶菊图,。190《春祺集锦》图卷中的菊花
《冬景花卉诗画册》之《盆菊》
三、登高咏菊尽——民俗节庆
陶渊明过重阳节,197重阳饮菊花酒,199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宋代以前的重阳节风俗/202南歌子·谢送菊花糕,203重九
辽国重阳节风俗,207九日鄂渚登高(节选),208《十二月令图》之九月
歌头·四时行乐词(节选),2ll
四、古瓶插残菊——器物造型
簪菊花陶俑(四座),212耀州窑青釉菊瓣纹碗/215定窑白釉菊瓣盘
缂丝《富贵长春》轴中的菊花,217菊花纹朱漆圆盘
掐丝珐琅花卉纹菊瓣式烛台,220整枝菊花绣面
紫檀雕菊花纹臂搁/223磁胎洋彩诗句菊花玉梅瓶
紫檀嵌玉菊花图宝座,227点翠菊花纹首饰
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菊花壶,229硬木嵌宝石菊花图把镜
黑绸绣菊蝶团扇,232菊花佳友墨锭
价值意义篇
一、人比黄花瘦——神韵品格
人淡如菊,238菊花定品,241黄花如幽人(节选),243白菊
菊之品、色、味(节选)
二、一香千艳失——价值地位
菊为百花之杰(节选),246和资道山路见菊杂言
菊不与众草为伍(节选),249菊独殿秋光,251题菊画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