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精品教材导游基础第2版)

封面

作者:徐可主编

页数:21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3023759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导游基础(第2版)/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精品教材》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主题模块和相应的教学项目,各主题模块包括“教学目标、工作任务、课堂讨论、案例学习、基本知识、知识拓展、任务实操”等项目。
《导游基础(第2版)/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精品教材》设计的模块涉及民族风俗、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调查、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中国美食风物、旅游文学等内容,以满足旅游行业对导游员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并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导游基础(第2版)/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精品教材》适合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作为教材使用,同时适合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参考。

目录

主题模块一 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收集
教学项目1 中国历史专辑编写
基本知识
一、远古时代
二、夏、商、周时期
三、秦、汉时期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五、隋、唐时期
六、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七、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
八、近代
任务实操
教学项目2 中国历史文化导游
基本知识
一、姓氏
二、名、字、号
三、帝王的各种名号
四、皇族、皇戚的称谓
五、避讳
六、古代科举制度
七、古代计时器
八、古代农历
九、阴阳五行八卦
任务实操

主题模块二 中国民族民俗风情展览
教学项目3 中华民族风貌展示
基本知识
一、中华民族概况
二、少数民族风情
任务实操
教学项目4 民俗文化导游
基本知识
一、中国的民俗文化
二、汉族民俗
三、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任务实操

主题模块三 宗教文化导游
教学项目5 认识宗教文化
基本知识
一、宗教的产生
二、中国宗教的信仰情况
三、中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项目6 佛教文化导游词设计
基本知识
一、佛教的创立与发展
二、佛教的传播
三、佛教的基本理论
四、佛教的经典与标志
五、佛教供奉的对象
六、中国汉地佛教寺院的布局
七、佛教常用的称谓和佛事活动
八、佛塔
九、石窟
任务实操
教学项目7 道教文化导游词设计
基本知识
一、道教的创立与发展
二、道教的两大教派
三、道教的基本教义
四、道教的经典与标志
五、道教供奉的对象
六、道教宫观的布局
七、道教的称谓、仪式
八、著名道观
任务实操
教学项目8 伊斯兰教文化导游词设计
基本知识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发展
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三、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四、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标志
五、伊斯兰教的主要习俗禁忌
六、伊斯兰教的主要称谓、节日
七、清真寺建筑
任务实操
教学项目9 基督教文化导游词设计
基本知识
一、基督教的创立与发展
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三、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礼仪
四、基督教的经典和标志
五、基督教信仰的对象
六、基督教的称谓和节日
七、基督教教堂
任务实操

主题模块四 旅游资源调查
教学项目10 自然旅游资源调查
基本知识
一、山地景观
二、水体水景
三、气象、气候与天象景观
四、生物景观
任务实操
教学项目11 人文旅游资源调查
基本知识
一、世界文化遗产
二、历史文化名城
任务实操

主题模块五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教学项目12 认识中国古代建筑
基本知识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思想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
四、判断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任务实操
教学项目13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基本知识
一、宫殿建筑
二、坛庙建筑
三、陵寝建筑
四、城防建筑
五、楼阁建筑
六、古代水利工程
七、古桥建筑
任务实操

主题模块六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学项目14 认识中国古典园林
基本知识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轨迹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征
任务实操
教学项目15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基本知识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段
任务实操

主题模块七 构筑“中国美食风物特产精品屋”
教学项目16 品尝中国美食
基本知识
一、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菜系的划分
三、地方菜系简介
四、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任务实操
教学项目17 搜集名菜、名点传说典故
基本知识
一、名菜传说典故
二、名点传说典故
任务实操
教学项目18 中国风物特产集萃
基本知识
一、织绣工艺品
二、名茶、名酒、中药
三、陶瓷器
四、漆器及金属工艺品
五、雕塑工艺品
六、文房四宝与木版年画
任务实操

主题模块八 旅游文学赏析
教学项目19 风景名胜诗词赏析
基本知识
一、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二、诗歌的分类
三、著名景点诗词选读
任务实操
教学项目20 风景名胜楹联赏析
基本知识
一、楹联基本知识
二、著名景点楹联选读
任务实操

导学平台
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简表)
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产地
三、国家旅游局批准公布的中国5A级风景名胜区
四、我国55个少数民族分布表
参考文献

节选

  《导游基础(第2版)/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精品教材》:  二、夏、商、周时期  夏朝建立后,先后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阳翟(河南禹县)、洛阳等地。到了桀统治时期,因其残暴统治激起奴隶们的反抗,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起兵灭夏,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毫。  商朝前期因王位纷争,频遭自然灾难,五次迁都,都没有扭转纷乱的局势。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殷(河南安阳小屯村),政局渐趋稳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殷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故商朝也称殷朝。  殷商时期,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奴隶制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商业已经出现,并出现了货币。商代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达到较高水平,晚期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湖南宁乡发现的“四羊方尊”是商代具有代表性的精美艺术品。商代的文字已定型,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故叫作甲骨文。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造字法,从此中国进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相传在夏朝时已经有了历法,商朝沿用夏历且更加完善。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商纣王的统治残暴腐朽,被周武王所灭。武王克商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建立周朝,史称“西周”。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在政治上确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创立典章制度,实行了把王族、功臣分封到各地为诸侯的分封制。西周的农业、手工业发展加快,特别是手工业分工很细,号称“百工”。文化上,西周的青铜器上刻有长篇铭文(又称钟鼎文、金文),它继商代金文发展而来,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公元前841年,都城的国人暴动,赶走残暴的周厉王,推举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朝政,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斗争,犬戎乘虚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第二年周平王在申(今河南南阳)即位,不久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解体、封建制度孕育的变革时期。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越发衰落,诸侯国兴起,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发动“无义战”的争霸战争,出现了“春秋五霸”。“春秋五霸”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继续进行,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史称“战国七雄”。这一时期,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奴隶主贵族转化为地主,奴隶成为自耕农,封建的土地所有制逐渐产生。各诸侯国在政治上通过变法,先后确立了封建集权制。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农业和工商业进一步发展,铁器普遍使用,牛耕出现,商业的兴盛带动了城市的发展,齐临淄、赵邯郸、楚郢都等都是当时的工商都会。  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主要思想家包括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苟子、庄子、韩非子等。  三、秦、汉时期  战国后期,秦国崛起,秦王赢政用不到10年时间,先后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甘肃,西南至云南。秦朝政治上建立“皇帝制”,确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设三公九卿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加强思想控制;军事上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和驰道,南攻越族。但同时因赋税和兵役、徭役沉重,刑法严酷,使阶级矛盾激化。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项羽、刘邦也相继起兵反秦,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咸阳,秦灭亡,历2世,共15年。  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汉”。汉初几代统治者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和一系列稳定封建秩序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统治时期是西汉的强盛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发展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初始元年(8年),外戚王莽乘机篡夺皇位,建立新朝,但仅存在十余年便被“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所推翻。  刘秀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于25年称帝重建汉室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在位时大力调整政策,缓和了阶级矛盾,使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经济和科学文化得到恢复和继续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东汉中期后,豪强地主势力进一步加强,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导致黄巾起义的爆发,起义虽被镇压,但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基础。此后,地方割据势力日渐强大,208年,孙权和刘备联军在赤壁(今湖北蒲圻县)打败曹操,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础。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精品教材导游基础第2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