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劳动价值论反正(修订版)

封面

作者:陈宝琪著

页数:385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058641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p>作者简介
    陈宝琪  1949年4月出生于辽宁省义县。
1969年2月入伍,1978年7月毕业于石家庄高级
步兵学校,历任班长、政治干事、政治指导
员、宣传股长、政治处副主任、宣传科长、总
军事代表、总工程师等职。在36年的军旅生涯…
中,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不懈地研究
马克思主艾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

本书特色

研究马克思的生产势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应遵循以下三条幕本原则:
  是:从马克思生产势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方法上把握马克思生产势动和势动价值理论的奉义。
二是:从马克思研究生产势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背景上把握马克思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本义。
  三是:从马克思研究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阶级立场上把握马克思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本义。

节选

bsp;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而马克思的经
济理论又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劳动价
值理论,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本义是:管理劳动、科学技术、生产要素等都是创造
价值的因素。

修订版序言
    本书修订是由2005年“马克思主义基础研究和建设工程
(经济学系列)”四部①著作的出版引发的。笔者对书中解读马
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观点有不同的见解,想借此机会与该书的
作者们进行商榷。由于这4本经济学著作都是用解读《资本
论》的方法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所以,我们也必
须用解读《资本论》的方法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经
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将《资本论》的一、二、三卷又详细地
研读了一遍。为了给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献礼,鉴
于时间的原因我决定先将这次解读《资本论》的收获用在
2005年出版的《劳动价值论反正》的重新修订、再版上。
    这次研读《资本论》的收获之一是使我进一步认识到,
人们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容易在两方面存在问题:
主观和客观原因。主观上人们学习《资本论》时易犯教条主
义错误,客观上《资本论》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主
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一结合,就把《资本论》不全面、不完善
的论述当成了全面的、完善的论述,当成了绝对真理,错误理
解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资本论》存在不全面、不完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一是,《资本论》第二卷“留下的修订稿很多,多半带有
片断性质”①;“第三卷只有一个初稿,而且极不完全”②。人们
看到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多半
带有片断性质”和“极不完全”的手稿编辑而成的。因为恩
格斯编辑这两卷著作时不想对手稿进行大的修改,“在编辑出
版时,我最关心的是要编成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版本,即尽可能
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表述马克思得出的各种新成果。”③所以,
恩格斯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只做了三项工作:第一,
“我的工作首先是按照原文把全部手稿口授一遍,弄出一个易
读的抄本;这个手稿的原文。甚至我也往往费很大劲才能辨
认。”④第二,“只是在绝对不可避免的地方。并且在读者一点
也不会怀疑是谁在向他说话的地方,我才加进自己的话。”③
第三,从多个手稿中选择一个比较好的编进将要出版的《资
本论》中来。这样一来,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第二、三
卷没有解决马克思手稿中存在的“多半带有片断性质”和
“极不完全”的问题。二是,《资本论》第一、第二、第三卷
是一个整体。第二卷“多半带有片断性质”,“第三卷只有一
个初稿,而且极不完全”,这些问题不但使《资本论》第二、
第三卷不全面、不完善,也使《资本论》第一、第二、第三
卷这个整体不全面,不完善。三是,《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
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资本论》第一卷是从具体
到抽象、将复杂的问题抽象为简单的概念,而后从简单的概念
上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得出初步结论;《资本
论》第二、第三卷则是从抽象到具体、应用科学抽象的结论
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可是,
《资本论》第二、第三卷是没有完成的著作,马克思没有来得
及将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进行到底,有些论述还停留在科学抽
象的水平上。只从科学抽象的角度研究问题,得出的结论当然
是片面的。
    可是,过去人们忽略了《资本论》存在不全面、不完善
的问题,例如,《资本论》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
把复杂劳动抽象为简单劳动,把千万个生产条件不同的资本家
企业抽象为一个中等生产条件的资本家企业,把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中的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和土地资本家
抽象为一个总资本家,把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抽象为一致的,等
等。在这个前提下,马克思得出了只有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
动才是生产劳动,只有劳动者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等结论。马
克思这样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科学抽象是正确的,在科学
抽象的前提下,马克思得出的这些结论也是正确的。但是,科
学抽象只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在科学抽象之后还必须从抽象
到具体,应用科学抽象的结论研究具体问题,得出新的结论。
马克思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事实上,马克思在科学抽象之后确
实又从抽象到具体,应用科学抽象的结论研究具体问题,并得
出了与科学抽象阶段不一样的结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
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它所创造
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①可是,为了揭露资本家
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秘密,也因为《资本论》第二、第三
卷是没有完成的著作,马克思在后面的研究中并没有从提高生
产力就能创造价值的观点出发,而是仍然从科学抽象的角度研
究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问题,仍然从“只有劳动者的活劳
动才创造价值”的观点上认识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问题,
所以得出了发展生产力不能创造价值,流通领域“既不创造
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土地
资本家不创造剩余价值但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利润平均化的原
因是竞争而不是生产力等结论。当然,如果人们知道马克思的
这些结论是在科学抽象的前提下得出来的,也不会错误理解马
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可是,人们恰恰不知道马克思的这些结
论是在科学抽象的前提下得出来的,把马克思在科学抽象阶段
得出的结论当成最后的结论,当成了绝对真理,错误地理解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因此,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
理论,必须把《资本论》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补充、完善
起来。这次修订就是要完成这个重要的历史任务。
    与第一版相比,这一版的观点没有变,但内容增加了很多。
一是,对第一版的论述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其中最大的修改
是将原来的第四章一分为二。二是,增加了“社会经济统计方
法的改革”、“商品价值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关于商品价值与

生产力成反比规律”、“关于‘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
不从流通中产生’问题”、“关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原因”、
“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发展为经济增长理论”等章、节。
三是,新写了一篇书评《这是继承与发展吗?——评〈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四是,将我前几年写的几篇评论
文章附在后面。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这个问题上,我是地地道道的孤
家寡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与我相同的观点。但是,我相
信,我理解的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是符合马克
思的本义的,是符合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客观实际的,人们
迟早会同意、赞成我的观点。我还相信,只要人们对马克思劳
动价值理论的理解是正确的,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去进行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经济问
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第五章从《资本论》原文上认识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的本义
    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本义,《资本论》第一卷第
一篇第一章已经阐述得十分清楚了。但是,马克思在《资本
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对劳动价值理论的阐述是简单的、
抽象的。这些简单、抽象的论述使不懂得科学抽象的人无法正
确理解其中包含的十分丰富、十分深刻的内容,错误地理解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那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中为什
么简单、抽象地论述劳动价值理论?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个:一是,因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已经对
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为了避免重复,《资本
论》只能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概述”。“前书已经详细阐述
的论点,这里只略略提到。”①二是,因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
理论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批判和继承。既然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
批判和继承,马克思当然只阐述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
论不同的观点,没有必要重复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
相同的观点。三是,因为一切科学研究都必须从科学抽象开
始,《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是从科学抽象的角度阐述
商品价值的,其论述当然是简单的、抽象的。
    马克思抽象地阐述商品的价值是合理的,因为一切科学研
究都必须从科学抽象开始。但是,科学抽象只是科学研究的第
一步,在科学抽象之后必须从抽象到具体,应用科学抽象的结
论研究具体问题,得出新的结论。马克思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而且已经这样做了。可是,人们在学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时,却只记住了马克思在科学抽象阶段得出的结论,忘记了马
克思在科学抽象之后还从抽象到具体,应用科学抽象得出的结
论研究具体问题,得出新的结论,把马克思在科学抽象阶段得
出的结论当成最后的结论,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
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要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的本义,必须全面了解、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的论述。
    一、重读《资本论》第一卷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
    上面已经说过,《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已经把商
品价值的本质阐述清楚了。但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
一章对商品价值的论述是简单的、抽象的。这些简单、抽象的
论述使不懂得科学抽象的人很难理解其包含的十分丰富、十分
深刻的内容,容易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因此,要正确
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必须重新学习《资本论》第一
卷第一篇第一章关于商品价值的论述,认真、仔细地研究这些
简单、抽象的论述包含的十分丰富、十分深刻的内容。下面,
我们就一字不漏地重新学习《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
关于商品价值的论述。
    L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马克思在这一节阐述了三个问题: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
的价值和商品的定义。
    (1)商品的使用价值。
    在这一节中,马克思首先阐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马克
思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论述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环节。可
是,过去人们却错误地理解了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论
述,把商品的使用价值与物的使用价值等同起来,所以错误地
理解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因此,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
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论述。
    人们之所以错误地理解了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论
述,是因为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论述是很复杂的。说
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论述是复杂的,是因为马克思在
这里没有直接阐述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先阐述商品的属性,
而后阐述物的使用价值,最后才告诉人们,将商品的属性与物
的使用价值结合起来,其结果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劳动价值论反正(修订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