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心理健康教育

封面

作者:马东霞

页数:113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331959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的成长阶段性特点,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发展与健康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心理困惑为切入点,分别对新生适应、自我认识、人格完善、学习成才、创造能力、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基本问题进行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在编写中借鉴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力求突破传统,有所创新,实现了理论内容的严谨性和形式结构的新颖性的结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手册。与目前教材市场上的其他同类教材相比,

作者简介

苗军芙,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教研室主任。专业方向: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任职:山东省行为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社会心理学常务理事;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济南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会长。

目录

第一章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
第二节 构建健康的心灵花园

第二章 健康人格成就人生
第一节 揭开人格的面纱
第二节 铸就健康的人格

第三章 认识我自己
第一节 一颗自我发现的心
第二节 想唱就唱我最闪亮

第四章 演绎自信人生
第一节 风雨之中见彩虹
第二节 我拥有我自信
第三节 相信自己,我能行
第四节 心就是舞台

第五章 创造美好的明天
第一节 智慧的火花
第二节 创新的灵魂
第三节 展开创新的翅膀

第六章 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一节 情绪情感面面观
第二节 去往快乐老家

第七章 读万卷,行万里路
第一节 学习引领未来
第二节 走出学习的误区

第八章 和谐的人际心灵的桥梁
第一节 人际关系
第二节 一个好汉三个帮
第三节 让我们彼此靠近相互温暖
第四节 开往春天的地铁

第九章 纵横交错谈“网”事
第一节 万维世界
第二节 培养健康的网络心理

节选

  《心理健康教育》:  有大《心理健康教育》,有小册的书,有用牛皮纸印的书,有用薄纸印的书,其内容有值得一读的,有不值得一读的。可是最后的一页上,总有一个t全书完,的字样。“因此,对于为迈入社会做准备而广泛学习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同时还要善于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  从本质而言,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个体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不能抱着陈旧观念:只要顺利毕业,拿一张文凭,这一辈子就足够用了。生活在前进,社会在进步,人生也需要不断完善,将终身学习作为人生信念的学生,才能在当今社会的竞争中常立于不败之地。  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培养模式的影响  从职业院校的培养模式看,陈旧、僵化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体现弱化的趋势,极少数学生甚至基本丧失学习动机。  (二)学生学习状况的影响  (1)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不清,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应有的原动力。  (2)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薄弱,能力较差。许多职业院校学生在中学时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注意力集中与维持的方法、正确的记忆方法与阅读程序、听讲技巧、学习结果检查等基本的学习技能,因而易产生厌学情绪。  (3)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在中学时因种种原因对学习不感兴趣,仅仅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不得不去学习。进入高校后,家长的约束减少,教师也不可能像中学教师那样严格要求学生,因而部分学生放松自我要求,表现为纪律松懈,不思进取。  (4)学习信心不足。部分职业院校学生上中学时,虽然家长和教师严格要求督促,但经努力仍进步不大,甚至几乎没有成功,因而对学习彻底丧失兴趣、失去信心、动机减弱。  (三)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岗位有时与他们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甚至出现”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局面,致使进一步加剧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缺乏与丧失。  除此之外,学习动机不正确,社会责任感不强,价值观念不健全,自我意识不成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都是很重要的原因。改善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状况,要从多方面人手激发积极学习的动机,并采取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学习策略。  四、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  (一)加强自我调整  首先,端正学习价值与学习目标的认识,重新规划自身的学业与人生。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需要是引发动机的直接原因。职业院校学生所处的层次是追求自我实现、求知与审美的阶段,以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而不断完善自己。因此,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引发的动机是强烈的、持久的。然而,以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为内涵的动机则是短暂的,一旦个体的学习目标实现,其学习动机就会随之消失。因此,学生应该从社会需求的大局出发,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树立长期的、远大的理想。  其次,以积极心态对待学习中的任何事情,特别是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学习中易出现的惰性。  再次,以优秀学生为榜样,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确立学习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耐特和瑞莫斯通过实验发现,如果被试认清学习目标,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确立学习目标,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了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把当前学习和个人前途及祖国未来密切联系,把学习与自己的现实、理想紧密结合,将社会的客观要求转变为自身的主观需要,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义务感,由”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三)开阔视野,促进动机的迁移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并不应该被局限在一个狭窄的框框中,要拓宽视野,夯实基础,让有志学生为将来的发展积蓄力量,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迁移。  所谓迁移,主要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动机迁移,即把对其他活动的动机迁移到学习中,或者把对某一科目的学习动机迁移到另一科目的学习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兴趣与动机,将其有效地迁移和辐射到其他学科中,使学生拓展知识面,获得全面、健康发展。  (四)增强挫折适应力  挫折指面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没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对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产生损害作用的情绪状态。挫折适应力包括承受力和调节力。承受力是指对挫折的可忍耐、可接受的程度;调节力是指对挫折进行调整、转变、克服和战胜的能力。  不少学生在学习某门学科的起初环节,决心把它学好。但若经常遭受挫折,其对学习的信心与热情会不断消减。面对挫折,职业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的归因。客观、积极的归因,使得他们冷静、理智地寻找产生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并能够认识到需要加倍努力,从而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树立更大信心,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因而能够促进以后的学习;然而,偏激、消极的归因,使他们强调不可控制的因素,忽视、轻视可控制的主观因素对学习的决定性作用,甚至为了维护自尊心和虚荣心不得不去掩饰挫折的真正原因,从而放弃努力。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心理健康教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3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