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滨水景观设计

封面

作者:主编:曲旭东,欧阳丽萍副主编:康琳英,白

页数:176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80297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滨水景观设计是艺术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提升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主要从滨水景观设计概述、设计要素、设计类型展开讲解,并涉及滨水景观设计与亲水设施、滨水景观设计与生态可循环、滨水景观设计的细节处理等具体应用,预测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本书图文并茂,并配有小贴士让读者在学习之余拓展知识面,并在每章配有案例分析和课后习题,在内容上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景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设计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曲旭东,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现任职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室内设计师。社会职务有:广州市思哲设计院第二工作室负责人,珠海绿动园林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深圳杨邦胜设计集团设计顾问。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2010年,主笔完成美加达办公空间设计(设计面积:3千平方米),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公共空间设计类)金奖,国家大剧院设计中标者保罗·安德鲁颁发获奖证书及奖杯。
2014年,带领创作团队完成广东省清远市天安智谷产业园区景观工程,获得2016年广东省“南粤杯”景观设计技能大赛职工组金奖、“影响中国广东省杰出景观规划师”等荣誉。

欧阳丽萍,女,籍贯江西,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理论及实践。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作品十余篇。设计作品多次参与国jia级、省市级展览,并荣获2016年第四届中国环境艺术“青年设计师”作品双年展、“第五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条理清楚的内容安排方便教师授课,生动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以致用。相关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也能从中获益匪浅。

目录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概述 /1

第一节 滨水景观设计理论 /2

第二节 案例分析——上海徐汇滨江滨水景观设计 /4

第二章 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 /13

第一节 滨水景观的设计构成元素 /14

第二节 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 /18

第三节 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 /27

第四节 滨水景观的设计步骤 /33

第五节 案例分析——苏州河两岸滨水景观设计 /38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设计类型 /45

第一节 园林区滨水景观设计 /46

第二节 城市区滨水景观设计 /52

第三节 居住区滨水景观设计 /56

第四节 滨水景观照明与色彩设计 /60

第五节 案例分析——希腊塞萨洛尼基海滨重建 /63

第四章 滨水景观设计与亲水设施 /71

第一节亲水设施的规划 /72

第二节亲水设施的设计 /80

第三节 亲水设施的管理 /84

第四节 案例分析——深圳前海石景观岛的规划 /88

第五章滨水景观设计与生态可循环 /95

第一节生态可循环的相关规划 /96

第二节 生态可循环的相关设计 /101

第三节 案例分析——江苏宿迁鸣凤溥公园的规划 /106

第六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细节处理 /115

第一节 关于临水区 /116

第二节 关于材料 /124

第三节 植物景观 /133

第四节 案例分析——护坡的细节处理/135

第七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141

第一节 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42

第二节 滨水环境的研究发展方向/146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中国香港“启德河”概念设计/156

节选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概述/1
第一节 滨水景观设计理论
一、景观的概念
在1000多年前,景观是指一定的地区。到了19 世纪初期,德国的亚历山大·冯·洪堡( 地理学奠基人之一) 将景观定义为“目睹的地表景色”或“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这便成为了景观的地理学概念。而“景观”一词中所包含的美学概念则是指瑰丽的美景。
景观从其含义来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景观是人类所能看到的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给人的概念是“人之外”的土地、水域等自然环境;景观同时是人类栖息、娱乐的空间,它表达了人类对土地、自然环境的态度,反映了人类的愿望和理想;景观也是人类和环境慢慢交融的系统,当人类与自然能够彻底融合时,就能达到景与人的一体化。
二、滨水景观设计的定义
从字面上来理解,滨水景观包含了两个要素:一是滨水,二是景观。
系统地讲,滨水就是临近水的区域、场所。这个区域包含水体,也包括一部分陆地,更包括与之相关联的一切生命体与非生命体。
滨水景观设计涉及很多学科,它主要是对水域和陆地两种地理形态区域交界面进行处理,并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第二章 滨水景观的设计要素/13
第一节 滨水景观的设计构成元素
一、水体
水是滨水景观设计的主要对象。水体即指水的集合体,主要包括江、河、湖、海、冰川、积雪、水库、池塘等地表水,也包括大气中的水汽。水体是地球表面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的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等。
依据水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大致可以将水体分为地面水水体、地下水水体和海洋水水体三类。它们之间是相互转换的关系。在太阳能、地球表面热能以及物理反应的作用下,水体又以三种形式出现:液态水、气态水和固态水。水体的三态变化表现了水在不同水体之间的循环变化,而滨水景观则主要是针对地面水水体的综合设计。
依据水体的三态变化,滨水景观设计也有了新的设计方向。对于液态形式的水体,滨水景观一般以轻松自在的流水为设计方向。滨水区域中各种滨水步道、亲水平台都与水息息相关。气态形式的水体主要是通过物理加热使其色彩化,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时可以朝着艺术化的方向设计,与科技接轨,与时代接轨。至于固态形式的水体,在滨水景观设计时会以冰雕为主,以雕琢为具体的设计方向,创造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各种体态的冰体造型。
另外,水体自身拥有绝佳的净化能力,恰当地运用水体有助于在滨水空间内建立更完善的生态滨水基地。水体同时也具有脆弱性,很容易受到破坏和污染,因此,在明确各类水体的作用的基础上,设计师必须在设计之前明确滨水景观的发展与建设不会对水体的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第五章 滨水景观设计与生态可循环
第一节 生态可循环的相关规划
滨水空间是一个具有高度生态敏感性和物种丰富性的复杂区域,同时具备水生系统、陆生系统和水陆共生系统。因此,在进行滨水生态保护与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保留和发挥滨水自然景观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功能,创造出一个动植物与人类和谐共存的多样化的、丰富的滨水空间( 图5-2)。
一、滨水生态保护与设计
滨水空间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其水生、陆生、两栖类生物品种多样,既是人们观赏、考察的特殊区域,也是人们直接体会自然要素z多的场所。在设计时需要把自然作为生命的源泉,尽可能考虑与自然结合,保护滨水生态( 图5-3)。设计师在进行滨水生态保护与设计时,z大化和z优化利用水资源也是重点考虑内容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水质污染的检测和评价
水质污染的检测和评价主要包括水质分析基础,涉及水环境监测项目的分析测定、水体监测方案设计、水样的采集与预处理、水质评价与预测以及拟写水质监测报告等。对水质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实施资源可循环战略。
……
3.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1)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主要是注意平衡开发带来的副作用和预期取得的社会效益,要保护物多样性不受干扰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不可过量开发使用和污染可更新的淡水资源。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滨水景观设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10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