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时代乡村规划

封面

作者:顾朝林//张晓明//张悦//郐艳丽//胡

页数:35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305676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时代乡村规划》从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本质出发,反思近期乡村发展和规划建设中的问题,从国家城镇化趋势,粮食、生态和环境安全出发,就乡村发展与保护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包括15章,重点论述了新时代我国乡村规划编制的新框架——新目标、新理论、新焦点、新理论框架和新方法,同时就新时代乡村规划编制中的诸多技术问题进行了科学探索和实证研究,并从规范我国乡村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镇域规划、乡域规划和村域规划的编制技术导则(草案)。

本书特色

  《新时代乡村规划》从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本质出发,反思近期乡村发展和规划建设中的问题,从国家城镇化趋势,粮食、生态和环境安全出发,就乡村发展与保护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包括15章,重点论述了新时代我国乡村规划编制的新框架——新目标、新理论、新焦点、新理论框架和新方法,同时就新时代乡村规划编制中的诸多技术问题进行了科学探索和实证研究,并从规范我国乡村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镇域规划、乡域规划和村域规划的编制技术导则(草案)。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1.1.1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模型
1.1.2 高速城市化时期及其阶段性
1.1.3 高速城市化时期的乡村衰退问题
1.1.4 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及面临挑战
1.2 乡村规划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核心问题
1.2.1 高速城市化的负外部性
1.2.2 高速城市化负外部性带来的问题
1.2.3 现有调节机制的有效性缺失分析
1.2.4 乡村规划研究的需求分析
1.3 乡村规划体系不适应乡村发展新形势
1.3.1 乡村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
1.3.2 乡村发展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1.3.3 改进乡村规划研究的总体思路
1.4 研究意义、范围和目标
1.4.1 乡村规划及其研究意义
1.4.2 研究范围
1.4.3 研究目标
第2章 乡村规划研究概况
2.1 国外乡村规划研究综述
2.2 国外乡村规划实践综述
2.3 国内乡村规划研究综述
2.4 结论和讨论
第一篇 乡村规划新框架
第3章 乡村规划新目标
3.1 乡村规划新目标体系的内涵分析
3.1.1 基于现实问题的分析
3.1.2 基于发展趋势的分析
3.1.3 新目标体系的内涵
3.2 乡村规划新目标界定的基本方法
3.2.1 目标体系之间的关系模式
3.2.2 目标界定的因素和方法
3.3 基于既定目标的规划策略制定
3.3.1 生态目标导向的规划策略
3.3.2 经济目标导向的规划策略
3.3.3 社会目标导向的规划策略
第4章 乡村规划新理论
4.1 乡村规划基本理论及其不适应性
4.1.1 基本理论
4.1.2 基本理论不适应性
4.2 乡村规划理论建构
4.2.1 乡村发展理论
4.2.2 乡村规划空间理论
4.2.3 乡村规划制度理论
4.2.4 乡村规划方法论
4.3 乡村规划新内涵
4.3.1 乡村规划目的
4.3.2 乡村规划特征
4.4 乡村治理新逻辑
4.4.1 乡村治理模式
4.4.2 乡村治理路径
第5章 乡村规划新焦点
5.1 乡村系统功能与结构特征
5.1.1 乡村系统功能
5.1.2 乡村系统构成
5.1.3 乡村系统结构
5.2 乡村系统属性与规划影响
5.2.1 城乡系统差异
5.2.2 区域尺度差别
5.2.3 乡村系统关联
5.3 乡村规划横向与纵向环境
5.3.1 横向环境
5.3.2 纵向环境
第6章 乡村规划新理论框架
6.1 乡村规划新组织架构
6.1.1 城乡空间关系
6.1.2 乡村规划体系
6.1.3 乡村规划层级
6.2 乡村规划新类型
6.2.1 平台式规划
6.2.2 抽屉式规划
6.2.3 协同式规划
6.3 乡村规划新技术框架
6.3.1 规划技术框架基础
6.3.2 乡村规划技术框架核心
6.3.3 乡村规划框架
第7章 乡村规划新方法
7.1 乡村规划技术接口
7.1.1 规划层级接口设计
7.1.2 规划内容接口设计
7.2 乡村规划内容衔接
7.2.1 衔接逻辑
7.2.2 衔接内容
第二篇 乡村规划编制技术
第8章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
8.1 县域空间分析技术
8.1.1 县域发展条件分析
8.1.2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技术
8.1.3 县域空间分类和划分技术
8.2 县域空间开发与管理技术
8.2.1 “多规”融合技术
8.2.2 建设空间管制区划定技术
8.2.3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技术
8.2.4 城乡用地分类管理技术
8.2.5 县域产业空间布局技术
8.2.6 县域空间综合布局技术
8.3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技术
8.3.1 村镇等级结构确定
8.3.2 村镇类型划分
8.3.3 重点镇选择
8.3.4 中心村选择
8.3.5 镇村体系空间格局调整
8.4 县域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技术
8.4.1 交通体系统筹规划
8.4.2 水务设施统筹规划
8.4.3 信息设施统筹规划
8.4.4 能源设施统筹规划
8.4.5 基础设施配置标准
8.5 县域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技术
8.5.1 生活圈划定
8.5.2 服务设施优化配置
8.5.3 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第9章 镇域规划编制技术
9.1 引导人口向城镇空间集中
9.1.1 镇区建设空间划定技术
9.1.2 基于生活圈的镇村体系构建方法
9.1.3 高标准镇区规划建设标准
9.1.4 行政村撤并和调整
9.1.5 自然村-行政村的社区转型
9.2 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
9.2.1 城区和园区产业定位
9.2.2 镇域产业体系设计
9.2.3 产业空间布局
9.2.4 镇级产业园区建设标准
9.2.5 产城融合规划编制技术
9.3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
9.3.1 保护基本农田区方法
9.3.2 “土规”和“城规”合一技术
9.3.3 多规融合的用地分类标准
9.3.4 村庄用地整理规划编制技术
9.3.5 农业土地利用规划技术
9.3.6 塑造和展现现代化美丽小城镇景观
9.4 高标准基础设施统筹规划
9.4.1 与周边区域交通统筹规划方法
9.4.2 交通线向农村延伸规划方法
9.4.3 镇域公共交通统筹规划技术
9.4.4 镇域市政工程统筹规划技术
9.4.5 镇域防灾设施统筹规划技术
9.4.6 智慧农村信息乡村规划技术
9.5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9.5.1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技术
9.5.2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选址技术
9.5.3 公共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技术
第10章 乡域规划编制技术
10.1 乡域总体空间总体布局技术
10.1.1 乡域空间划定技术
10.1.2 乡域村庄布局基础技术
10.1.3 乡域村庄体系规划技术
10.2 乡域服务设施均衡布局技术
10.2.1 农业生产性服务设施配置技术
10.2.2 农民生活性服务设施配置技术
10.3 乡域保障设施统筹布局技术
10.3.1 基础保障设施规划技术
10.3.2 污染防治设施布局技术
10.4 乡域发展空间综合布局技术
10.4.1 乡域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技术
10.4.2 乡域农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技术
10.4.3 乡域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
第11章 村域规划编制技术
第三篇 乡村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第12章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第13章 镇域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第14章 乡域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第15章 村域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图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时代乡村规划》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0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