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吕红,刘世龙主编;刘吕红丛书主编
页数:620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90128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对汶川地震亲历者采访中收集的口述史料,64个样本,约80万字,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社会价值。采访对象是汶川地震的亲历者,包括政府人员、社会力量、受灾群众、受灾学生和解放军五类。五支力量队伍,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相互协作、互帮互助,最终使得抗震救灾得以顺利进行。通过收集五支力量队伍的口述史料,充分考虑了救援队伍的完整性,可以很好地再现、提炼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作者简介
刘吕红,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和历史进程研究科研及获奖: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四川省社科基金2项,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主持其他课题20余项。论文发表情况: 50余篇,其中CSSCI论文30余篇。专著出版情况:4本。获奖情况:2007年7月,获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比赛一等奖,2010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获得四川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6年获得教育部网络作品一等奖。刘世龙,1955年7月生,四川人,2000年12月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工作。曾任日本广岛大学客座研究员、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教授,并曾多次应邀到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访问、讲学和参加学术研讨会。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对汶川地震亲历者采访中收集的口述史料,64个样本,约80万字,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社会价值。采访对象是汶川地震的亲历者,包括政府人员、社会力量、受灾群众、受灾学生和解放军五类。五支力量队伍,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相互协作、互帮互助,最终使得抗震救灾得以顺利进行。通过收集五支力量队伍的口述史料,充分考虑了救援队伍的完整性,可以很好地再现、提炼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目录
郭大爷(个体户)
李维利(中学教师)
梁司机(个体户)
罗柏萍(高中一年级学生)
卿姐姐(务农)
王婷(图书馆管理员)
杨磊(高中一年级学生)
张霞(务农)
张绪华(中学教师)
环卫女工(务农)
二 来自北川的口述
龚兴兰(个体户)
蹇绍麒等(中学团委书记等)
李小平(中学教师)
廖光明(中学教师)
刘春林(自由职业者)
任思雨(小学一年级学生)
宋代勇(中学教师)
吴垠(小学一年级学生)
杨琴(初中一年级学生)
朱云菊(个体户)
三 来自德阳(含东汽、绵竹)的口述
韩晓晓(小学五年级学生)
孙晶(电焊工)
孙岩松(副厂长)
唐建(设备维修工)
张子洋(小学五年级学生)
郑伟(小学五年级学生)
四 来自茂县的口述
曹清福(务农)
陈玖珍(修路工)
陈廷忠(民兵连长)
范志清(务农)
高杨族(高中二年级学生)
金会蓉(务农)
马永玖(中学教师)
杨国勇(务农)
杨志林(中学教师)
五 来自都江堰的口述
彭军学(小学四年级学生)
谢继辉(初中二年级学生)
张珂伟(初中三年级学生)
郑雪(初中三年级学生)
六 来自绵阳(含安县、平武、江油、三台)的口述
刘志强(高中二年级学生)
母东煜(初中一年级学生)
王蝶(小学四年级学生)
韦行(高中二年级学生)
吴林光(初中三年级学生)
杨悟艺(小学五年级学生)
姚召全(解放军战士)
岳水利(小学六年级学生)
七 来自彭州的口述
蒋光德(小学教师)
龙安吉(务农)
唐洪(煤矿管理人员)
八 来自马尔康、金川的口述
秦近玲(小学六年级学生)
杨小勇(高中一年级学生)
九 来自成都(含郫县)的口述
孙静(电台主持人)
鄢卫东(IT业工作者)
杨靖懿(高中二年级学生)
左弟海(退伍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