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抗震救灾精神研究:纪念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

封面

作者:胡子祥,等著

页数:200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43600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弹指十年间,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现已焕发新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其内涵很好深刻,其时代特征亦很好鲜明。本书试图从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本质、定位、根源及其资政育人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为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的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贡献绵薄之力。同时,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改革开放的优越性,从而增强我们“四个自信”的力量之源,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

本书特色

弹指十年间,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现已焕发新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其内涵很好深刻,其时代特征亦很好鲜明。本书试图从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本质、定位、根源及其资政育人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为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的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贡献绵薄之力。同时,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改革开放的优越性,从而增强我们“四个自信”的力量之源,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

目录

●1绪论
●1.1问题提出的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综述
●1.4口述史方法的契合性与可深入性
●1.5主要问题和研究内容
●1.6研究视角、思路与方法
●2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发展与主要内涵
●2.1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2.2抗震救灾精神的基本内涵
●3抗震救灾精神的本质与定位
●3.1抗震救灾精神的本质
●3.2抗震救灾精神的历史定位
●4抗震救灾精神的根源
●4.1道路自信视域中的抗震救灾精神溯源
●4.2理论自信视域中的抗震救灾精神溯源
●4.3制度自信视域中的抗震救灾精神溯源
●4.4文化自信视域中的抗震救灾精神溯源
●5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
●5.1抗震救灾精神与党的建设
●部分目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抗震救灾精神研究:纪念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0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