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走进山东特教丛书建设幸福特殊教育学校

封面

作者:郑建刚,刘莹,冯杰主编

页数:188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309765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实践性强,书中所附的实践案例增强了丛书的可读性和借鉴性和启发性。每一本书的内容都很好地反映了编者们多年的实践功底和对现实需求的准确把握。他们不唯高深的理论,而是把教育康复训练方法、感悟、反思和案例等与一线教师距离很近的内容加以提炼、升华和呈现,总结实践经验再反哺实践,以此来提升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康复实践能力,更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郑建刚,硕士研究生学历。1991年始任教于枣庄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先后在《现代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研究》《枣庄日报》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枣庄市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刘莹,硕士研究生学历,现在枣庄市教育局工作。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其中《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全国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冯杰,中学一级教师。1991年始任教于枣庄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多次在省、市获得优质课比赛奖一等奖,在第三届全国信息技术课程大赛上获得二等奖。先后在《现代特殊教育》发表论文多篇。2011年获得枣庄市政府嘉奖。

目录

引言 幸福离特殊教育学校有多远?第一章 特殊教育与幸福校园第一节 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二节 特殊教育学校现状第三节 幸福学校标准第四节 建设幸福特殊教育学校的四个“有利于”第二章 做幸福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第一节 校长是特殊教育学校的灵魂第二节 做幸福特教学校校长的条件第三节 影响特教学校校长幸福感的因素第四节 提升特教学校校长幸福感的建议第三章 做幸福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第一节 做幸福的特殊教育教师的条件第二节 影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幸福感的因素第三节 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幸福感的建议第四章 做幸福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第一节 做幸福特殊教育学生的条件第二节 影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幸福感的因素第三节 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幸福感的建议第五章 创新实践成就幸福课堂第一节 创新是特殊教育的必然要求第二节 超越传统才能实践幸福教学第三节 研发校本课程,突出特色教育第四节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快乐回归第五节 医教结合,相互服务,彼此促进第六节 教育技术助推幸福特教建设第六章 自主开放是幸福课堂的根本第一节 建设和谐课堂师生关系第二节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节 构建多元的课堂教学资源第七章 主体性德育是幸福特校的方向第一节 主体性德育的特征及实施原则第二节 实施学生主体性德育的措施第八章 实践活动搭建幸福桥梁第一节 实践活动对于特殊教育的特殊意义第二节 建设实践基地,搭建实践教育平台第三节 建设实践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第四节 实践孕育幸福体验第九章 科学管理是幸福校园建设的保障第一节 管理还是服务第二节 从管理到经营的路有多长第三节 管理本身带来的幸福在哪里第十章 建设美丽校园,享受幸福生活第一节 校园环境建设第二节 校园文化建设第三节 校园安全建设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2.激发学生的智慧与生命活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教育: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帮助学生寻找幸福生活的育人活动,它的本质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以便尽可能多地激发出人的潜能。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以教师的知识和人格魅力组合成的“中子”去靶射学生们这些“原子”,让他们发生连锁的裂变反应,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不过这个比喻也有不恰当的地方——它把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单向化了。古人早已说过——“教学相长”,在师生双向的交互教学活动中,知识实现了增值,因为它和更多的生命体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了;人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展示,因为人在征服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旺盛的创造性、富有智慧的灵动性和融洽和谐的互助性。知识的生命化和生命得到形象展示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双向交互运动过程,它们之间的交互演化促进了教学不断发展。  学生作为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通过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课堂的学习内容或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还要通过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通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克服自卑感。好奇心、自信心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关键。  3.激发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让课堂在对话互动中追求生命的快乐  教师应在课堂中不断变换与学生的交流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堂课都应做到:①师生交流,及时反馈;②生生交流,合作探究;③合理分工,取长补短。总之,在这种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课堂成了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了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成了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堂堂正正做人,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了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师生彼此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我们的课堂,民主、合作、和谐、欣赏代替了以往的专制、被动、压抑和训斥,它向每一颗心灵敞开了温情的怀抱,它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明媚的阳光。  例如,可以将课堂分为预习课、展示课和反思过关课。预习环节学生作主,展示环节是学生的天地,课堂上学生的表演栩栩如生,讲解落落大方,辩论激烈缜密,或坐或站,动中有静,活而不乱,自主、合作、探究淋漓尽致,课堂成为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学生能力得到了提升,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自主。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的美好愿景正在得以实现。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走进山东特教丛书建设幸福特殊教育学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8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