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迎风破浪:1992年的中国/读点国史

封面

作者:崇庆余,杨德山著

页数:304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2201048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央强调,历史是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目前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叙述了“很好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1997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一扫百年耻辱;在这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良好态势,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这在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一篇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世纪之交,中国开始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目前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丛书共12卷,分别为:《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大业宏图——1954年的中国》《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春潮涌动——1984年的中国》《迎风破浪——1992年的中国》《继往开来——1997年的中国》《众志成城——2003年的中国》《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筑梦辉煌——2013年的中国》。

作者简介

崇庆余,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成为省部教学和科研成果评奖评委,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评审专家,两次被国家规划办认定为认真评审的专家。

杨德山,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系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新世纪以来,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过多部专著及合、译著等,曾主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个项目。

本书特色

中共中央总书记最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叙述了“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1992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跃上了新台阶;在这一年,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在这一年,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中共十四大胜利召开,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最生产力”,最次提出“特区”,最次提出“一国两制”,最次提出了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观点。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丛书共12卷,分别为:
《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最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叙述了“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1992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跃上了新台阶;在这一年,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在这一年,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中共十四大胜利召开,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最生产力”,最次提出“特区”,最次提出“一国两制”,最次提出了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观点。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丛书共12卷,分别为:
《新元初始——1950年的中国》
《大业宏图——1954年的中国》
《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
《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春潮涌动——1984年的中国》
《迎风破浪——1992年的中国》
《继往开来——1997年的中国》
《众志成城——2003年的中国》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
《筑梦辉煌——2013年的中国》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挑战与机遇

一、国际风云变幻
◎两极格局瓦解
◎美国虽强,但实力也有限
◎中国是世界的重要一极
◎俄罗斯仍然不敢小看
◎多极化趋势形成

二、世界经济发展
◎多种矛盾尖锐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发展中国家“失去的十年”
◎亚洲的“奇迹”
◎独联体和东欧经济大倒退
◎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

三、为新的发展准备条件
◎势在必行的“治理整顿”
◎邓小平特别关注浦东
◎姚依林到上海调研
◎邓小平强调:“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四、社会主义的命运
◎苏、东剧变,给社会主义前途蒙上阴影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说:“如果我们基本上实现现代化,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
◎中国向世界昭示:社会主义前景光明

第二章 春暖华夏

一、总设计师的远见卓识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任何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邓小平说:“西方国家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
◎1991年春深情论开放
◎皇甫平“羊年四论”
◎历史巨人纵论天下事
◎不胫而走的“消息”

三、政治局全体会议议大政
◎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召开
◎“中枢”决策
◎雷厉风行地贯彻

四、新闻界、理论界的鼓与呼
◎猴年八评
◎八论敢闯
◎《东方风来满眼春》
◎《南海春潮》
◎理论界的评说

第三章 九州共识

一、共同的企盼
◎《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
◎“两会”其他报告深得代表赞同
◎海外媒体的报道和评价

二、会内议政与会外反响
◎政协委员进言献策
◎人大代表参政议政
◎圈内圈外评“两会”

三、决策层的表态
◎老同志的表态
◎政治局常委们的鲜明态度

四、思想进一步解放的地方领导
◎北京的思路
◎上海的力度
◎广东的广度
◎江苏的战略

第四章 深化改革新政策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条例》实施
◎认真贯彻《条例》通知的下发
◎砸“三铁”的心理震撼

二、股份制的试点与规范
◎风雨历程
◎有法可依

三、物价改革的重大举措
◎潮起潮落
◎“闯关”成功
◎两项重大举措的作用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加快发展已成燃眉之急
◎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发展科技《纲要》颁布

第五章 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沿海大开放
◎用好先机的广东
◎巧用地利的福建
◎西南出海通道广西
◎华北重镇天津
◎特而又“大”的海南
◎各具特色的沿海其他地区
◎东海海域大开放

二、沿边大开放
◎“东联沿海省,西向东南亚”的云南
◎变“末端”为“前沿”的西藏
◎“东联西出”的新疆
◎用好北疆“深圳”的内蒙古
◎“南联北开”的黑龙江
◎从“内陆”走向“大海”的吉林

三、万里长江腾巨龙
◎“龙头”昂起
◎“龙身”呼应
◎“龙腰”起摆
◎七省市通力舞巨龙

四、地区大联合
◎西南地区大携手
◎中南地区大协作
◎西北地区联合“走西口”

第六章 肩负重大历史使命——中共十四大

一、序幕拉开
◎江泽民“6·9”讲话
◎军队率先响应
◎十四大筹备完毕

二、特色理论
◎系统阐述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
◎指导地位

三、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的昨天
◎市场理论的历程
◎新经济体制的阐述

四、人事大变动
◎“四化”新步骤
◎政治局常委新成员
◎中顾委完成历史使命

五、十四大会场之外
◎邓小平:“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人民的意愿
◎外界舆论反应

第七章 时代精神追踪

一、为了99.99999999%的可靠性
◎是发射中止,不是发射失败
◎辉煌的跨越
◎“一箭多星”成功
◎不能有百万分之一的差错

二、16块金牌的含金量
◎中国人与奥运会
◎奥运金牌榜
◎奥运精神的中国读本

三、教育要改革
◎“百万爱心行动”
◎“高考状元”奖不得

◎南京大学改革模式
◎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和出路

第八章 风景这边独好

一、睦邻往来新局面
◎叶利钦游长城做“好汉”
◎日本天皇对侵华战争“深感痛心”
◎中韩建交
◎李鹏说:中国不会对周边地区构成威胁

二、有理、有利、有节
◎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关系曲折
◎香港来了个彭定康
◎法国也向台湾出售武器

三、冲击GATT
◎关在协定门外的缔约国
◎“复关”进展
◎税率下调

结 语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迎风破浪:1992年的中国/读点国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8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