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代组织行为学

封面

作者:敖丽红,韩远主编

页数:327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77934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现代组织行为学》是从行为的视角,以应用为目的,突出实用性,在参阅靠前外已经出版的组织行为学教材基础上,运用结构性思维方法删繁就简,重点在于对组织内成员行为规律研究成果的介绍而非研究过程,试图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快速了解这一学科的整体结构与思想体系,并能够学以致用。注重将那些管理者比较关注的、与企业组织发展直接密切相关的且已有明确研究结论的理论观点简洁地展示给读者。
《现代组织行为学》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新的“三明治”体例
2.全新的章节与话题
3.全新的教学栏目
《现代组织行为学》的目标读者为管理院校本科生、MBA、EMBA学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也可作为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同时,对企业中上层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管理中的组织行为亦有裨益。

目录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学科领域第一节 管理视角下的组织行为学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及发展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基本概念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第三章 21世纪组织发展新趋势第一节 21世纪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第二节 21世纪的新型组织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 组织中的个体心理过程第一节 认知差异与个体行为第二节 个性差异与工作行为第五章 组织中个体工作态度与工作压力第一节 态度的基本概述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第三节 工作态度与工作行为第四节 压力与管理第六章 组织工作过程中的员工激励第一节 激励与激励的过程第二节 员工激励理论第三节 员工激励理论的应用与实践第七章 组织中的群体第一节 群体概念与群体功能第二节 群体类型第三节 群体过程与群体决策第八章 组织中群体互动行为第一节 群体动力理论分析第二节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第三节 群体凝聚力第四节 群体士气第五节 群体中的角色与人际关系第九章 工作团队第一节 团队与群体第二节 团队的类型第三节 塑造高绩效团队第十章 领导能力第一节 领导概述第二节 领导理论第三节 领导与决策第十一章 组织文化创新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文化概述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创建与管理第三节 组织文化构建的流程第四节 新环境下组织文化的创新行为第十二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战略第一节 组织变革概述第二节 组织变革动力与阻力第三节 组织变革的管理第四节 全球化层面下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趋势参考文献

节选

  《现代组织行为学》:  一、个性  (一)个性概念  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点,也叫作心理特征。所谓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不同的学者对个性概念表述不尽相同。如个性心理学家麦迪(S。R。Maddi)把个性定义表述为:个性是决定每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那些特征和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另一位心理学家凯立希(R。A。Kalish)指出:个性是导致行为以及使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动态组合。这些特征和属性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和完成任务的潜力、气质、性格、情绪、自我知觉、角色行为、态度等等。  (二)个性的结构与内容  个性的结构,国内外的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到目前为止尚未取得完全一致意见。一般认为,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它主要是由个性倾向性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组成:  1.个性倾向性特征  个性倾向性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意识倾向性特征。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态度等等。它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性质、方向以及动力的大小,是个性中最活跃的成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三)个性的形成  个性的形成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在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  1.遗传  遗传因素指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因素,它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的个性特征在很多方面可以从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子结构得到解释。近年来由于基因工程的发展,许多研究证实了遗传和个性之间确实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如智力、敏感性、语言、数学、音乐等才能都与遗传有关。还有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征可能影响到某些个性的形成,加速或延迟某些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发现,母亲的某些心理病理症状与儿童的胆小、退缩的性格特征有关。例如,母亲患有恐惧失调和旷野恐惧症,或焦虑和抑郁症,她们的孩子胆小、退缩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孩子。由此可见,遗传因素对人个性的形成是有影响的。  2.环境  环境因素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包括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朋友和社会群体的互动,它是决定个性的主要因素。儿童接受社会的教化,获得社会允许的观念、行为方式、态度和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这些态度和行为方式经过长期强化,逐渐形成了稳固的态度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从而表现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我们可以从成长中的个体身上观察到相应的方面,如勤奋、礼貌、独立、合群等。研究发现,中国儿童胆小、退缩的程度比美国儿童高,胆小孩子的比例也比美国儿童高。这种不同国家儿童胆小、退缩特性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个性的影响。美国父母认为开朗大方、好交往的行为比害羞、胆怯行为更合乎社会需要,而中国的妈妈则认为儿童要顺从、听话。这也许是美国儿童胆大、进取的比例高于中国儿童的原因之一。另外,父母自身的行为方式也会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  总之,个性是在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遗传决定了个性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决定了个性发展的实际水平。在遗传决定的发展潜力范围之内,个性发展的各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水平。  (四)个性的基本特点  个性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1.个性具有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在任何人身上,孤立的个性特征是不存在的,它们总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个性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整体。  2.个性具有独特性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特征完全相同的人。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每个人总具有不同于别人的个性特征,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把不同的人区分开来。  3.个性具有稳定性  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性是在长期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下,受内外因素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形成的心理特征,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是长期的、持续的、稳定的心理特征。那些个体偶尔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个性,但个性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  4.个性具有社会性  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特征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因此个性具有社会性。个性的社会性是指个性的形成在受生物因素制约的同时,更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事实表明,即使是同卵双生子,如果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和社会条件下,也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代组织行为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87904.html